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叹·其四》
《六叹·其四》全文
唐 / 李涉   形式: 古风

深院梧桐夹金井,上有辘轳青丝索。

美人清昼汲寒泉,寒泉欲上银瓶落。

迢迢碧甃千馀尺,竟日倚阑空叹息。

惆怅不来照明镜,却掩洞房抱寂寂。

(0)
注释
深院:指庭院深处。
梧桐:一种高大落叶乔木。
金井:装饰华丽的井。
辘轳:井上汲水工具。
青丝索:青色的丝绳。
美人:形容女子美丽。
清昼:白天。
寒泉:冰冷的泉水。
银瓶:古代盛水或酒的器皿。
落:溢出。
迢迢:形容遥远。
碧甃:绿色的井壁。
千馀尺:极言井深。
阑:栏杆。
叹息:表示哀伤或失望的叹气。
惆怅:内心忧郁、失落。
照明镜:借指照见自己的容颜。
洞房:深宅大院中的内室。
寂寂:寂静无声。
翻译
深院中梧桐树围绕着一口金井,井上挂着青色的丝绳辘轳。
美丽的女子在白天汲取冰冷的泉水,那冷冽的泉水几乎要从银瓶中溢出。
远远望去,碧绿的井壁有千余尺深,她整天倚着栏杆徒然叹息。
心中充满惆怅,无法照亮镜子,只能关上房门,独自面对寂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人在深院中汲水的景象,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细节的精致刻画,展现了古典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梧桐树夹着金井,辘轳与青丝索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氛围。美人在清晨汲取寒泉,水声叮咚,映照出银瓶中泉水的清澈。

诗中“迢迢碧甃千馀尺”一句,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院中的幽长。美人倚靠栏杆,对着这幽深静谧的环境,不禁叹息,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孤寂。

最后两句“惆怅不来照明镜,卻掩洞房抱寂寂”则透露了美人的内心世界。她不再前来照亮那明镜,反而关闭了洞房,将自己包裹在寂静之中。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是对人物情感状态的一种抒发,体现出一种淡然自守的情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心理洞察,展现了古典女性在封闭空间中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她对外界美好事物的无奈放弃。

作者介绍
李涉

李涉
朝代:唐   字:不详   籍贯:洛(今河南洛阳)   生辰:约806年前后在世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猜你喜欢

戏题妙灵观怪松

二十年前看怒龙,鳞鬐半已召雷风。

至今未拂层霄去,可是怀文与我同。

(0)

晚出寿春

马足迟迟破晓霜,朔风迎袖过川梁。

帘栊几处迷醒魄,烟霭满空含曙光。

已是途程规进取,可能怀抱似鸿荒。

平沙莽莽兵戈地,却为千秋起吊伤。

(0)

过游源驿

游源驿里壁间诗,去岁经过一览时。

客子面皮真铁铸,閒人公论是灵旂。

有谁谑浪慵开口,只我哀怜为敛眉。

多谢县侯新荡涤,从今莫恨放行迟。

(0)

范十七司理见问岁除鳅蔬夜饮之约新春愆爽以八句答之

田泥涣烂鳅怀子,圃垄肥腴菜长心。

僧镬纵然忘忌讳,书刀何忍屡残淫。

村渔不逊财难动,澍雨无端草易深。

拘束学官懒复懒,坐愁佳约未能寻。

(0)

邻老·其二

气槩平生事,耝耰滞故林。

得无尊道性,长有贵儒心。

躁暴村田酒,粗疏欸乃吟。

暮年乖此约,谁使永差参。

(0)

宿熯塘村

尽日绕冈岭,孤征凌险巇。

春风处处豪,游子行安之。

过午或未饭,人烟信遐稀。

暮投熯塘村,正见牛羊归。

黯黯乱山腹,茅庐压笆篱。

阳光向馀霞,畏虎先掩扉。

系马就屋尾,解冠挂门眉。

怡声问前程,乞火照寝衣。

夜半雨忽恶,长雷撼坤维。

奴仆亦睡觉,雨泻百箭驰。

草草卷席避,倚墙愿晨鸡。

故园岂无情,一梦不可期。

我有三亩宅,比邻勇锄犁。

何曾问三旌,自足了四时。

不肯卧寂寂,亦来走栖栖。

幸无王事驱,或是奇鬼欺。

咄咄复咄咄,生平笑狂痴。

明朝遇清溪,莫洗脚上泥。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