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幼入家塾,结发知苦心。
稍长谬闻道,笃守至于今。
淡然朱丝弦,三叹有遗音。
讵敢负所学,枉尺求直寻。
彼哉孔光辈,千载污儒林。
我幼入家塾,结发知苦心。
稍长谬闻道,笃守至于今。
淡然朱丝弦,三叹有遗音。
讵敢负所学,枉尺求直寻。
彼哉孔光辈,千载污儒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表达了作者早年刻苦学习的经历和对儒家道德的坚守。诗中提到幼时在私塾受教,深知学习的艰辛,后来虽略有偏差地理解了道义,但仍坚定不移地遵循至今。对于音乐,诗人认为即使简单的琴声也能引发深思,他承诺不会辜负所学,不曲意逢迎,寻求公正。他还批评了像孔光那样的人物,认为他们在历史上玷污了儒者群体。
诗中的"淡然朱丝弦,三叹有遗音"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高雅艺术的感悟,而"讵敢负所学,枉尺求直寻"则是他个人品格的写照,坚持正直原则。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陆游的学术追求和个人操守,以及对社会风气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