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鹰初下秋草稀,铁骢抛鞚去如飞。
少年猎得平原兔,马后横捎意气归。
角鹰初下秋草稀,铁骢抛鞚去如飞。
少年猎得平原兔,马后横捎意气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秋日狩猎的画面,通过对比和动态的描述,展现了作者王昌龄对自然美景与狩猎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角鹰初下秋草稀"一句,设置了整首诗的氛围。"角鹰"指的是戴着角形笼头的猎鹰,它们在秋天的草丛中低飞搜索猎物。这句话不仅描绘了景象,也传达了一种寂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气氛,因为"初下"意味着狩猎刚刚开始,猎人和鹰隼都处于一种期待和准备中的状态,而秋草稀疏,则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自然景观的变化。
接下来的"铁骢抛鞚去如飞"则是对速度与力量的描写,通过猎马的动态,展示了一种英勇和迅猛。"铁骢"指的是强健有力的猎马,而"抛鞚"则是猎人在追逐猎物时,将缰绳一甩,让马自由奔跑的场景。这两句共同构建了一个生动活泼、充满力量感的狩猎画面。
"少年猎得平原兔"一句,具体化了狩猎的成果。"少年"可能是指年轻的猎人,而"猎得"则说明了他们技艺高超,能够捕捉到猎物。在这里,"平原兔"不仅代表着猎获,还有可能象征着纯洁和迅捷。
最后的"马后横捎意气归"一句,则是对狩猎结束后的情景描写。"马后"指的是猎人在马背上的位置,"横捎"则形容了猎物被安置在马背上的姿态。这句话传达了一种满足和喜悦,因为狩猎成功,而"意气归"则表明了猎人的心情得到了满足和放松。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狩猎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在自然中的活力。
女萝本微薄,得依松柏枝。
繁英何蕊蕊,密叶以萋萋。
朝蒙庆云惠,夕被渥露滋。
哀此小草心,自谓终不移。
阴阳有变化,祸福自相基。
凄寒变春旭,杲日忽阴霾。
朔风振林莽,乔木难独持。
松柏既摧败,女萝亦离披。
流潦凋翠采,春日委青荑。
薄祜由天启,知命复何疑。
感此聊自慰,同归亮有期。
森森千尺松,停停自偃盖。
陵谷有变迁,此木独不改。
既负栋梁材,岂辞剪与败。
谁知岁寒姿,未足美人睐。
兰蕙吐异香,云霞焕奇采。
回首语寒松,持节将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