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桃花只俗休,还君本色一篱秋。
小儿德祖渠何见,不认杨梅个话头。
回首桃花只俗休,还君本色一篱秋。
小儿德祖渠何见,不认杨梅个话头。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埴所作,名为《刘元翁为索赋鞠逸(其一)》。通过诗中的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情感。
"回首桃花只俗休,"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景象的回忆与怀念,而这些景象已经不再是从前的模样,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还君本色一篱秋" 则是在强调自然界的本真面貌,即使在秋天,这份本色也依然美丽。
"小儿德祖渠何见," 这里“小儿”指的是年幼无知的孩童,“德祖”则是对祖先之德行的继承和传递。诗人通过孩子与祖先之间关系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文化传统的延续和期望。
"不认杨梅个话头。" 这句话则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哲理。“不认”意味着不再认识或记得,而“杨梅”在这里象征着过往的美好事物,"个话头" 则是对过去记忆的点滴回忆。这两句表达的是时间流逝,人事变迁,即使是曾经亲切的事物,也随着岁月的消逝而变得陌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的怀念,以及面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时所表现出的淡然与智慧。
红雨满江蝉咽树,牂江东下无停处。
我来端溪几何时,我今未归君何去。
屈指才计一月耳,邂逅便订千秋心。
酸言字字贯金石,高文言言振琅琳。
王孙老矣不免饿,茫茫四海谁知音。
探囊岂有缠腰贯,倒箧只存掷地金。
金声掷地无人识,明月夜光应自惜。
君今去我更何言,惟有把君诗过日。
只今诸侯多好贤,往往夸客罗鲭筵。
请君掉头更勿顾,家山归去看龙眠。
桃花沜畔垂云麓,下视余子徒碌碌。
他日寻君路不迷,但指啸声出林木。
陈子我畏友,豪迈见天性。
弱冠同门墙,才调便纵横。
读书具只眼,穿穴契贤圣。
上下三千年,群史归心镜。
暇时对朋好,清风生麈柄。往复期切劘。
古道人所敬。晚来慕修养,万象归一静。
陶冶无故气,清心玉壶映。
当年抱朴子,寡欲保妙命。
丹井一以洗,双燕往来轻。
自叹老更拙,未脱人间阱。
对子一披襟,流辈徒伥伥。
恒山劈西支,柏岩特奇秀。
阆仙昔栖隐,古洞曲通秀。
灵源相对清,一线天光漏。
老树郁鬅鬙,阴风生邂逅。
丁黑冘交鼓钟,陡蛱急悬溜。
禅师去已遥,山鬼啼清昼。
黄金铸不成,溪云诗意瘦。
岳色凄然来,双泪满怀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