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宁国言怀·其一》
《秋日宁国言怀·其一》全文
明 / 王廷相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今适非我期,幽觏亦云丽。

长峦亘邑曲,青亩循溪汭。

英英岩桂秀,翙翙云禽逝。

览物有馀赏,攸止每留系。

临官敦素履,颇亦志弘济。

崇卑讵足较,贤者安所际。

揆道良已畅,提挈视终惠。

拯物方在兹,谁果乃遗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游历宁国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今适非我期,幽觏亦云丽”表达了诗人虽非特意前往,却意外地遇到了幽静美丽的景色。接着,“长峦亘邑曲,青亩循溪汭”描绘了连绵起伏的山峦与蜿蜒曲折的溪流,以及环绕在溪边的青翠农田,构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

“英英岩桂秀,翙翙云禽逝”则将视角转向了自然界的生物,岩桂的花朵在岩石间绽放,云中的飞鸟自由翱翔,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由。诗人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命状态的向往。

“览物有馀赏,攸止每留系”表明诗人对眼前景物的赞叹之情,每一次停留都让他感到满足与愉悦。接下来,“临官敦素履,颇亦志弘济”转而谈论为官之道,诗人强调了为官应保持清廉正直,致力于社会的救济与福祉。

“崇卑讵足较,贤者安所际”进一步探讨了道德与地位的关系,认为贤者的品德不应受限于职位的高低,真正的贤者应该追求内心的修养和对社会的贡献。最后,“揆道良已畅,提挈视终惠。拯物方在兹,谁果乃遗世”总结了诗人的思考,表达了对道德追求和济世精神的坚持,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对道德的坚守,而非个人的名利得失。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更蕴含了深刻的道德哲学思考,体现了明代士人对理想人格和社会责任的追求。

作者介绍
王廷相

王廷相
朝代:明   字:子衡   号:浚川   籍贯:河南仪封(今兰考)   生辰:1474-1544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猜你喜欢

晨兴闻檐雀作

晨起喧喧暮自栖,梦回每每当闻鸡。

有渠何用门前客,廷尉当年见处低。

(0)

和春谷用弓字见寄·其二

星晓有残月,明明挂一弓。

四天垂野外,万象蓄山中。

水动知冰薄,林疏见谷穹。

傍人应比我,观物邵家翁。

(0)

雨中怀后村石塘之约爽矣

好读书多昼苦短,细行历到岁其除。

无端竹雨萧萧下,可奈松风谡谡如。

更仆诗来几满箧,过门约在待安车。

大寒不出空回首,何日同观濠上鱼。

(0)

题赵工部柞山堂

太白前身锦绣肠,字书搜尽入篇章。

作归田赋辞兰省,取半山诗扁草堂。

自拟百围庄散木,不誇五柞汉长杨。

却愁金殿催班去,风舞槐龙影正凉。

(0)

列子口义成

庄列源流本一宗,微言妙趣不妨同。

但知绝迹无行地,岂羡轻身可御风。

二义乖违刘绝识,八篇参校湛何功。

就中细细为分别,具眼应须许此翁。

(0)

世味

世味更尝百念轻,眼前何辱又何荣。

宁教鬼解揶揄汝,不许人能驾驭卿。

跃马卧龙皆梦事,焚香弄镜了馀生。

春残雨水差沾足,却愿从今米价平。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