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秉常》
《忆秉常》全文
明 / 庄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天北天南且梦君,一杯何此隔江云。

五更哦得相思句,只有梅花月最闻。

(0)
鉴赏

这首诗《忆秉常》是明代诗人庄昶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天北天南且梦君”,开篇即以广阔的时空背景引入,将思念之情置于天地之间,仿佛穿越了千山万水,只为与友人梦中相聚。这种跨越空间的想象,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浪漫情怀。

次句“一杯何此隔江云”,则在情感上进一步深化。诗人以一杯酒为引子,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无法通过这杯酒传递给对方的无奈与遗憾。这里的“隔江云”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空间上的阻隔,也暗喻了心灵之间的距离,增加了情感表达的层次感。

第三句“五更哦得相思句”,转而描写诗人深夜难眠,反复吟诵着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一句通过时间的推移,展现了诗人思念之深,以至于夜不能寐,只能借诗歌来寄托情感。同时,“哦得”二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创作时的专注与投入,以及对友人思念的深切。

最后一句“只有梅花月最闻”,巧妙地将自然景物融入情感之中。梅花与月亮,既是清冷高洁的象征,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在这寂静的夜晚,只有梅花与明月能够倾听诗人的心声,仿佛它们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共鸣者。这一句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深化了诗人与友人间情感的纯粹与深刻。

整体而言,《忆秉常》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孤独与寂寞中寻求情感寄托的过程。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友情、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庄昶

庄昶
朝代:明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猜你喜欢

李国宾持服还吴寻返豫章邸诸君约诗为赠

凤去洪都里,乌啼茂苑枝。

琴弹不成调,箫奏有余悲。

荀令香时歇,何郎粉渐隳。

唯余八公在,为返鬓边丝。

(0)

至京口承陈从训相送丹阳道中留赠

京口三山产三杰,中有陈生擅三绝。

爱将肝胆输故人,除却图书无长物。

老夫抖擞金陵尘,劳生远送情更真。

报汝弇中自天地,明年共赏糟丘春。

(0)

答赠张大允文

老夫自解金陵棘,不贷头颅镜中白。

五言长城拉攞坏,千尺糟丘干欲坼。

卖身但拟作佛奴,拄口何曾问欢伯。

汝父差贪子云字,世人任学廷尉客。

偪侧何偪侧,蜗庐斗大聊自适。

春风骀荡啼?鹠,门前剥啄劳诗邮。

商声嘹亮动金石,尺素错落蟠银钩。

自云于世无所求,但愿一识韩荆州。

闻之白香山,何人得似张公子,两首诗轻万户侯。

我意或不然,汝家故事须封留。

然后归从松子游,我歌不再汝勿酬。

男儿堕地各努力,出世入世俱千秋。

(0)

题王朋梅为朱泽民画水阁图

孤云夙世一画师,丹青自结元君知。

行逢镇东两斗奇,泚笔为写无声诗。

檐牙四绾天棘丝,角影倒插寒涟漪。

空青排闼月满卮,醉睡不记东君谁。

二仙仙去亭何之,有图彷佛犹堪追。

即令此图垂亦隳,是水可亭亭可居,不朽况有诸贤辞。

(0)

来青轩和玉溪韵

磴转峰回年复年,古藤乔木暗流泉。

西天正在西窗外,一片青青落照前。

(0)

和安鸿渐登楼曲

团圆三五夜,待月上高楼。

谁知风共雨,又妒一年秋。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