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翼将何托,高枝在日西。
架头鹰气短,帘下燕巢低。
梦里犹能立,醒时或肯啼。
感君先择木,终夜叹栖栖。
倦翼将何托,高枝在日西。
架头鹰气短,帘下燕巢低。
梦里犹能立,醒时或肯啼。
感君先择木,终夜叹栖栖。
这首《宿鸟》由明末清初诗人何巩道所作,通过描绘一只疲惫之鸟寻找栖息之所的场景,表达了深沉的孤独与对归属的渴望。
首句“倦翼将何托”,以“倦翼”形象地描绘了鸟儿飞行后的疲惫状态,暗示其寻找安歇之地的迫切心情。“高枝在日西”,则点明了鸟儿选择栖息地点的标准——高处且向阳,寓意着对安全与温暖的追求。
接着,“架头鹰气短,帘下燕巢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鹰与燕的栖息环境和状态截然不同,鹰居高临下,燕巢低矮,暗示了不同生物之间生存状态的差异,同时也隐喻了社会阶层的不平等。
“梦里犹能立,醒时或肯啼”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梦境中的鸟儿仍能保持独立的姿态,而现实中的它却可能因外界压力而发出啼鸣。这一对比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以及个体在面对困境时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最后,“感君先择木,终夜叹栖栖”表达了诗人对鸟儿选择栖息之所的感慨,同时也借鸟喻人,抒发了自己在乱世中寻求稳定与安宁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焦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思考,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杪秋遥夜,人卧群喧息。
明河渐低庭户,户有蟏蛸织。
何许飞来雁阵,冲入寒烟碧。相思何急。
悲来空自,目断云霄羡归翼。
青镫独照暗壁,胍胍羁魂寂。
堪恨冷梦难长,欲见无由得。
年少不知过了,老去徒嗟惜。追寻畴昔。
愁如流水,渺渺茫茫趁潮汐。
濛濛漠漠,杳不知根蒂,荡漾春光去无际。
盼神仙缥缈,烟蔼苍茫,身到处,惟有天风引袂。
故人千万里,蓦地相逢,忘了关山路迢递。
聚散未分明,两眩云酣,空回首、巳迷尘世。
但拥被、追寻恍如遗。憯不觉、鸡鸣若华东启。
生儿须男不须女,二十辞家事明主。
由来卿相出白屋,志士宁甘守环堵。
天上黉宫古庠序,济济衣冠鹓鹭羽。
学业须兼文与武,济川期舟旱期雨。
悬髻看书困不眠,劬心问道饥忘咀。
朝来忽睹林间鸦,雏飞哺母声哑哑。
慨想高堂缺温清,稽首天阍动天听。
春烟苍茫春树绿,水煖芹芽白如玉。
扁舟荡漾驶归风,綵服飘扬炫晴旭。
盈门弱柳鹅黄丝,莺鸣如弦花满枝。
开门见儿喜不定,问言执手仍牵衣。
牵衣上堂拜嘉庆,笾豆既具殽且时。
儿前劝酒还蹈舞,亲戚满筵欢笑语。
朱颜婉娩映青松,鹤发婵娟照芳醑。
为子歌一曲,送子江之湄。
到家早来旋,勿为儿女慈。
人生有亲乐莫乐,况乃君恩重山岳。
读书不可迂,检身不可疏。
劝子慎勿学世儒,顾言耻行名为愚。
君不见良金铸为器,鼎鼒亨饪干将利。
才全德备称大贤,报国荣亲两无愧。
《送黄岩林生伯云还乡觐省》【元·刘基】生儿须男不须女,二十辞家事明主。由来卿相出白屋,志士宁甘守环堵。天上黉宫古庠序,济济衣冠鹓鹭羽。学业须兼文与武,济川期舟旱期雨。悬髻看书困不眠,劬心问道饥忘咀。朝来忽睹林间鸦,雏飞哺母声哑哑。慨想高堂缺温清,稽首天阍动天听。春烟苍茫春树绿,水煖芹芽白如玉。扁舟荡漾驶归风,綵服飘扬炫晴旭。盈门弱柳鹅黄丝,莺鸣如弦花满枝。开门见儿喜不定,问言执手仍牵衣。牵衣上堂拜嘉庆,笾豆既具殽且时。儿前劝酒还蹈舞,亲戚满筵欢笑语。朱颜婉娩映青松,鹤发婵娟照芳醑。为子歌一曲,送子江之湄。到家早来旋,勿为儿女慈。人生有亲乐莫乐,况乃君恩重山岳。读书不可迂,检身不可疏。劝子慎勿学世儒,顾言耻行名为愚。君不见良金铸为器,鼎鼒亨饪干将利。才全德备称大贤,报国荣亲两无愧。
https://shici.929r.com/shici/pgRKhLSAF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