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到苍苔寺,僧鸣暝色钟。
古檠挑焰涩,疏屋透霜浓。
吾道元迂阔,中年雅倦慵。
谁令背猿鹤,自酌不须攻。
客到苍苔寺,僧鸣暝色钟。
古檠挑焰涩,疏屋透霜浓。
吾道元迂阔,中年雅倦慵。
谁令背猿鹤,自酌不须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来到苍苔寺的情景,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与生活态度。
"客到苍苔寺,僧鸣暝色钟。古檠挑焰涩,疏屋透霜浓。" 这几句设置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荒凉的场景。在这个环境中,时间似乎被放慢了,僧人的钟声、古老的檠车和破旧的屋顶都在诉说着岁月的痕迹。
"吾道元迂阔,中年雅倦慵。谁令背猿鹤,自酌不须攻。"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与哲学观。"吾道"指的是诗人的生命道路或精神追求,而"元迂阔"则意味着这一道路宽广而又曲折,充满挑战和思考。中年之际,诗人感到倦怠,但这种倦怠并非消极,而是一种豁然开朗的生活智慧。他不再像猿鹤那样紧张地寻找食物(比喻不必要的追求),而是选择自我酌饮,不强迫自己去达到什么标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
猗兰奕叶晓疏晴,栩栩秋光小蝶轻。
皂翅绣花三五点,庾郎无句画难成。
三月一日春如酒,红是桃花绿杨柳。
人生不醉欲如何,不如意常十八九。
暂兹袖公补天手,谁能箝我谈天口。
挹斗酌海两相逢,天风吹入无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