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宣义里舍冬暮自贻》
《宣义里舍冬暮自贻》全文
唐 / 郑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幽居不称在长安,沟浅浮春岸雪残。

板屋渐移方带野,水车新入夜添寒。

名如有分终须立,道若离心岂易宽。

满眼尘埃驰骛去,独寻烟竹剪渔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uānshèdōng
táng / zhèng

yōuchēngzàichángāngōuqiǎnchūnànxuěcán
bǎnjiànfāngdài

shuǐchēxīntiānhán
míngyǒufēnzhōngdàoruòxīnkuān

mǎnyǎnchénāichíxúnyānzhújiǎn竿gā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居生活的宁静与孤独。"幽居不称在长安"表达了诗人对繁华都市生活的疏离感,选择了远离喧嚣的隐逸生活。"沟浅浮春岸雪残"则是景象描写,从中可以感受到初春时节,自然界的凄凉与美丽。

接下来的两句"板屋渐移方带野,水车新入夜添寒"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幽居生活的氛围。"板屋"即简陋的木屋,"方带野"则是指屋后直接相连的是野地,这样的环境让人感到与世隔绝。而"水车新入夜添寒"则增强了夜晚的寂静感和寒冷感。

至于"名如有分终须立,道若离心岂易宽",这两句表达的是诗人对于名誉与个人理念的坚持。即便是在隐逸生活中,个人的立场和信仰也是不可动摇的。而"道若离心岂易宽"则是说,对于内心深处的追求和执着,不可能轻易放弃。

最后两句"满眼尘埃驰骛去,独寻烟竹剪渔竿",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对外界喧嚣的淡漠,以及独自在烟雾缭绕的竹林中寻找并修剪钓竿的行为,表达了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象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隐逸自适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郑谷

郑谷
朝代:唐   字:守愚   号:“芳林十哲”   籍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   生辰:约851~910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猜你喜欢

徐参知总角与余游中间显晦殊途不相闻问者廿载兹邂逅淮甸特邀余为具署中清灯话旧不胜今昔之感即席载赋二律时参知以青雀见假由此竟达燕中矣·其二

濩落长途赋远游,青帆驰载出河洲。

双龙吐雾莲花合,片鹢乘风竹箭流。

搦管东南空大泽,飞旌西北近神州。

酬知一寸将何事,日夜薇垣望斗牛。

(0)

别郭太史美命

午夜西风兴式微,并门黄叶背人飞。

孤云万里还丹壑,列宿中天觐紫微。

异代汉庭谈结袜,他年周鼎佐垂衣。

莫愁楚越音书断,何限阳春落海圻。

(0)

送大司马张公还朝四首·其四

大纛生风入帝城,双龙遥夜雪花鸣。

馀皇十万清吴塞,练组三千肃汉营。

淝水苍生偏听捷,潢池赤子竞输诚。

何人第一麒麟上,彩笔词埸更主盟。

(0)

应麟自髫丱即辱大司空朱公赏识兹公将南归不胜恋恋谨再赋七言二章·其一

刊木当年夏后才,乞归优诏下蓬莱。

黄河万里昆崙静,紫气双帆碣石来。

北海琴尊初寄傲,东山杖屦暂徘徊。

莫言五老云松近,斗色峥嵘照上台。

(0)

新正怀喻邦相方余过云间恍忽不及往晤拟至都下握手复以病归漫此奉寄

孰是携书问帝都,聊同捧檄向江湖。

愁多总入三秋鬓,病久那遵百折途。

赤日虹光龙剑杳,青霄云色凤城孤。

春风远忆朝元客,满锡黄金醉玉壶。

(0)

赋八诗后鄙怀不能己巳伏枕呻吟再成八律共前什计十六章辄命使者焚之几筵次公有灵当为我击节三神之顶浮一大白也·其七

三年移疾住吴阊,不改清斋旧太常。

岂谓龙蛇能作谶,坐令鸿雁不成行。

游同兜率非天姥,秩主遮须胜夜郎。

犹忆向来尊酒兴,乱山风雪灞桥傍。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