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中散似稽康,此日无功换宠光。
唯有一般酬圣主,胜于东晋是文章。
二年中散似稽康,此日无功换宠光。
唯有一般酬圣主,胜于东晋是文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加阶》,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功名与宠爱的态度以及对历史的自信。首句“二年中散似稽康, 此日无功换宠光”表达了诗人在朝廷中的职位升迁,虽然并非因功绩而得,但依旧获得帝王的恩宠。这里的“二年中散”指的是朝廷中的一个官职,而“稽康”则是历史上有名的忠诚臣子,诗人以此自比,显示了其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一种态度。
接下来的“唯有一般酬圣主,胜于东晋是文章”则展现出诗人的文学自信。这里的“酬”意为回报或酬答,而“圣主”自然指的是君王。“东晋是文章”可能是指东晋时期的文章风格,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的作品即便平平无奇,也胜过了东晋那些著名的文学作品。这样的自信,既体现了个人对文学才华的肯定,也反映出当时文人对于文学成就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自我评价,展现了诗人在政治与文学上的双重态度。一方面,他接受并享受着朝廷赋予的荣耀;另一方面,他又以个人文学才华为傲,不断追求超越历史。这样的内心世界,是古代文人的常见心理,也是他们创作动力的源泉之一。
凤楼倚倦。正海棠睡足,锦香衾软。
似不似、雾阁云窗,拥绝妙灵君,霎时曾见。
屏里吴山,又依约、兽环半掩。
到教人觑了,非假非真,一种春怨。游丝落花满院。
料当时、错怪杏梁归燕。
记得栩栩多情,似蝴蝶飞来,扑翻轻扇。
偷眼帘帷,早不见、画眉人面。
但凝红生半脸,枕痕一线。
风送行春步。渐行行、山回路转,入云深处。
问讯花梢春几许,半在诗人杖屦。
点点是、祥烟膏露。
中有瑶池千岁种,整严妆、来作巢仙侣。
相妩媚,试凝伫。风流座上挥谈麈。
更多情、多才多调,缓歌金缕。
趁取芳时同宴赏,莫惜清樽缓举。
有明月、随人归去。
从此一春须一到,愿东君、长与花为主。
泉共石,闻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