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下第》
《下第》全文
宋 / 刘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荡荡天门叫不应,起寻归路叹南行。

新亭未必非周顗,宣室终须召贾生。

振海潮声春汹涌,插天剑气夜峥嵘。

伤心故国三千里,才是馀杭第一程。

(0)
翻译
浩渺的天门山呼唤无人应答,我起身寻找回家的路,心中满是向南行的哀叹。
新亭集会或许不缺像周顗那样的贤人,但宣室召见贾生这样的才子终究是朝廷的期待。
春天的海潮汹涌澎湃,夜晚的剑气直冲云霄,显得威猛而峻峭。
心中伤感的是离故土千里之遥,而这仅仅是我前往余杭的第一段旅程。
注释
荡荡:形容广阔无边。
天门:指长江上的天门山。
新亭:古地名,这里借指聚会之地。
周顗:东晋名士,以清谈著名。
宣室:汉代宫殿,此处喻指朝廷。
贾生:贾谊,西汉才子,曾被汉文帝召见。
振海潮声:形容海浪的声音。
剑气:象征着锐利的气势或才华。
伤心故国: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哀伤。
馀杭:古代地名,今杭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思念故乡的情怀。开篇“荡荡天门叫不应,起寻归路叹南行”两句,通过对天门之叫唤无人响应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深切呼唤和渴望回归的情感。接着,“新亭未必非周顗,宣室终须召贾生”两句,则是借古代名臣周顗、贾谊之事,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振海潮声春汹涌,插天剑气夜峥嵘”两句,用海潮和剑气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力量强大、气势磅礴的情景,或许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展现了他内在的坚韧不拔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最后,“伤心故国三千里,才是馀杭第一程”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故土的深切思念,虽身处异乡,但心系家园,每一步都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是一篇表达游子思乡之情的佳作。

作者介绍
刘过

刘过
朝代:宋   字:改之   号:龙洲道人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生辰:1154~1206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
猜你喜欢

方镜二首·其二

十八事舅姑,机杼任蓬首。

照面不照心,照心妾不丑。

(0)

岁晚咏怀三首·其三

门扃幽树声,窗销群峰影。

寒气迎遥夜,华星在西岭。

秋虫无馀声,时雁有新警。

天机自消长,冥参得深省。

名衢万里辙,理海载孤艇。

力弱昧前驰,心彊溯真境。

即俗幸无能,澹然聊自领。

(0)

送侍讲学士邓善之辞官还钱塘十首·其七

旸谷上寒日,影射扶桑枝。

瞬息及中天,流光迅难持。

人生百年内,昂昂何所施。

孤鸿东南征,浮云西北驰。

可怜万感身,会合须臾期。

安得弄明月,皎皎远忧疑。

折花芙蓉浦,荡桨江潢涯。

优游以卒岁,身名良不隳。

(0)

寒食

春雨松楸望眼赊,春城杨柳舞腰斜。

四千里地江南客,五百风光陌上车。

儿为归迟稀遣信,仆多愠见苦思家。

公馀少慰凄凉意,蓓蕾一枝红杏花。

(0)

杨柳村

千丝万缕拂章台,陌上行人几去来。

何事结根荒寂处,东风青眼为谁开?

(0)

题赵子昂为袁清容画春景仿小李

王孙久别同朝侣,为写晴云百叠峰。

挂起碧窗凝望处,画中今喜故人逢。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