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鼓人已行,暮鼓人未息。
梯航万国来,争先贡金帛。
不问贤与愚,但论官与职。
如何贫书生,只献安边策。
晓鼓人已行,暮鼓人未息。
梯航万国来,争先贡金帛。
不问贤与愚,但论官与职。
如何贫书生,只献安边策。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长安城中官吏和商人的忙碌景象,以及诗人作为一个贫穷书生对此种社会现状的感慨。
"晓鼓人已行,暮鼓人未息。" 这两句通过早晚鼓声的比喻,展示了长安城中的人们从早到晚都忙碌不息,这里的“鼓”可能是指古代用来报时或集市的工具,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们生活节奏的紧张。
"梯航万国来,争先贡金帛。" 这两句则描绘了来自五湖四海、甚至外邦的人们纷纷而至,他们带来了各式珍贵的贡品以争取朝廷的赏识。“梯航”指的是连绵不断的船队,形容来人之众多,“万国”则表明了贡品来源的广泛性。
"不问贤与愚,但论官与职。" 这两句反映了当时社会重视官位和地位,而非个人才华或智慧的现实。这里批判的是一种只看重功名利禄而忽略德才的社会风气。
"如何贫书生, 只献安边策。"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自述,他作为一个贫穷的读书人,只能通过自己的学识和思考来贡献于国家的边疆安全,而无法像其他人那样通过金银丝帛来换取功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长安繁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以及个人的无奈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