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空拾星,枝上不见花。
哀哀孤老人,戚戚无子家。
岂若没水凫,不如拾巢鸦。
浪鷇破便飞,风雏袅相誇。
芳婴不复生,向物空悲嗟。
地上空拾星,枝上不见花。
哀哀孤老人,戚戚无子家。
岂若没水凫,不如拾巢鸦。
浪鷇破便飞,风雏袅相誇。
芳婴不复生,向物空悲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和深沉的哀伤情感。开篇"地上空拾星,枝上不见花"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自然界与人世间的荒凉与无生气。"哀哀孤老人,戚戚无子家"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悲哀之情,是因为年迈且无后代。
接着"岂若没水凫,不如拾巢鸦"两句,借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那些即使在不利的环境中也能生存的动物,以此来强调自己的孤独与无依。"浪鷇破便飞,风雏袅相誇"则是通过对鸟类行为的描写,表达出一种生命力与自由的渴望。
最后"芳婴不复生,向物空悲嗟"两句,是诗人面对已经逝去的美好时所发出的哀叹。这里的"芳婴"可能象征着逝去的青春或者失去的爱情,而"向物空悲嗟"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无法挽回之事物的无尽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生命现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孤独感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中多次使用"空"字,如"地上空拾星"、"枝上不见花"以及"向物空悲嗟",都在强调一种无所依傍的凄凉情感。
孟郊作为唐代中期的诗人,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这首《杏殇(其二)》正是他作品中的代表之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