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
《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崇牙倚绣楹,宝炬矗金茎。

宴继上元节,欢连堂陛情。

向筵仙卉发,隔座草虫鸣。

即景思调鼎,匪今重大烹。

同云看薄暮,望月欲韬明。

共眄初春雪,东郊利早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上元节后的宫廷宴席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皇家氛围与节日余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欢乐。

首先,“崇牙倚绣楹,宝炬矗金茎”两句,以“崇牙”、“绣楹”、“宝炬”、“金茎”等华美之物,描绘了宴会场所的豪华与庄严,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富丽的氛围。这里的“崇牙”指的是高耸的牙旗,象征着威严;“绣楹”则是指装饰着精美刺绣的柱子,增添了艺术气息;“宝炬”和“金茎”则代表了照明与装饰的极致,体现了宴会的奢华。

接着,“宴继上元节,欢连堂陛情”两句,点明了宴会的时间背景——上元节之后,表达了宴会延续了节日的欢乐气氛,连接着宫廷内外的喜悦之情。这里不仅描绘了宴会的持续性,也暗示了皇家对民众节日的庆祝与关怀。

“向筵仙卉发,隔座草虫鸣”两句,通过“仙卉”的绽放与“草虫”的鸣叫,将自然界的生机与宴会的热闹相融合,营造了一种既繁华又不失自然和谐的场景。这里的“仙卉”可能是指精心布置的花卉,象征着宴会的盛况;“草虫鸣”则可能是远处或角落的声音,增添了一份生动与真实感。

“即景思调鼎,匪今重大烹”两句,借景抒情,表达了宴会中的思考与感慨。诗人或许在思考如何调和各种事物,使之达到最佳状态,同时也暗示了宴会中的美食与烹饪技艺的重要性。

“同云看薄暮,望月欲韬明”两句,描绘了宴会结束时的景象,天空布满了阴云,月亮即将隐没,预示着夜晚的降临。这里的“同云”、“薄暮”、“望月”、“韬明”等词语,不仅描绘了时间的变化,也暗示了宴会即将结束,但留下的美好记忆如同明月一般,照亮了人心。

最后,“共眄初春雪,东郊利早耕”两句,将目光转向了自然界的景象,初春的雪花预示着新的开始,东郊的早耕则象征着农事的繁忙与希望。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季节的更替,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与祝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描绘了一个充满奢华、欢乐与思考的宫廷宴会场景,同时融入了自然界的元素,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未来的期许。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厓门怀古·其一

白昼冥冥烟雨霏,江山人事两全非。

悲风落日寒潮急,独有云涛护宝衣。

(0)

寄同年陈明佐

粤海频年信息疏,春来迁客意何如。

蜀中旧草征蛮檄,白下今传谏猎书。

长孺祇应留禁闼,安仁未拟赋閒居。

珠江二月归鸿满,迟尔新篇为起予。

(0)

诗柬不书名

曾讶人间月旦评,雌黄原自口中生。

年来正苦虚名累,莫遣儿童识姓名。

(0)

东游泛海会戴山人于南步村居

细草平沙白鹭前,骊珠长照水中天。

何人曾解悬陈榻,此日初移访戴船。

万壑寒云山似画,五湖明月夜如年。

不知范蠡今何在,欲向沧波问计然。

(0)

赠于化弟游朗宁

舟泛苍梧月上时,万分秋色满林霏。

云开驿路青山好,天远关河白雁飞。

铜柱风烟长入望,杖藜灯火自相依。

伏波祠下清江浅,莫载当年薏苡归。

(0)

望西樵和卢方伯

极目丹梯最上层,春回佳气散炎蒸。

九龙昼起千山雨,万壑寒生六月冰。

井底何年通巨海,松阴无地著閒僧。

高峰若有飞来日,藉草穿云共臂鹰。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