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安处为吾土,岂限长安与洛阳。
水竹花前谋活计,琴诗酒里到家乡。
荣先生老何妨乐,楚接舆歌未必狂。
不用将金买庄宅,城东无主是春光。
身心安处为吾土,岂限长安与洛阳。
水竹花前谋活计,琴诗酒里到家乡。
荣先生老何妨乐,楚接舆歌未必狂。
不用将金买庄宅,城东无主是春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第一句“身心安处为吾土”,诗人表达了只要身体和心灵能够得到安顿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家乡。第二句“岂限长安与洛阳”则强调这种归属感并不仅限于名城长安和洛阳,暗示了一种超越物质地点的精神归宿。
第三句“水竹花前谋活计”,诗人提到了在自然美景中规划生活的方式,这里的“水竹花”构成了一幅宁静生动的田园画卷。第四句“琴诗酒里到家乡”,则通过音乐、文学和饮酒等文艺活动,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荣先生老何妨乐,楚接舆歌未必狂”中,诗人提到了与朋友共度时光,共同享受生活的乐趣,而“未必狂”则表明这是一种平和、理性而非过激的情感体验。
最后两句,“不用将金买庄宅,城东无主是春光”,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的淡然,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珍视。这里的“城东”并没有特指某一地点,而是一种普遍的田园意境。
整首诗通过轻松自然的语言和清新脱俗的情感,展现了一位文人对于简单生活、精神自由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切向往。
魏其昔好客,门庭集如云。
一朝辞相位,高堂忽扬尘。
食禄尚弗报,况兹杯酒恩。
始知结客难,何必皆缙绅。
屠沽有奇士,缓急真可亲。
季布托朱家,荆轲西入秦。
感恩在一言,誓死不惜身。
锦带佩双钩,结客洛东门。
探丸罗剧孟,义气凌秋旻。
嗤彼武阳子,死灰何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