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裴师召晚翠堂》
《裴师召晚翠堂》全文
明 / 王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萧然茅屋倚山开,门外山光翠作堆。

动树好风岚忽散,掀帘爽气雪初来。

练裙醉墨池边雨,瘦竹青鞋石上苔。

几度登高望城郭,先生榻外即尘埃。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居生活画卷。首句“萧然茅屋倚山开”,以简练之笔勾勒出一座朴素的茅屋依山而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清幽氛围。接着,“门外山光翠作堆”一句,通过“翠作堆”这一形象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山色的浓绿与丰富,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世界之中。

“动树好风岚忽散,掀帘爽气雪初来”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新与灵动。风吹动树木,带来阵阵凉意,山岚在微风中飘散,而当拉开窗帘的一瞬间,仿佛初雪降临,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和一丝凉意,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意境。

“练裙醉墨池边雨,瘦竹青鞋石上苔”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主人的生活情趣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练裙(可能指衣物或某种装饰)在雨中似乎被墨水浸染,与池边的雨水相映成趣;而瘦竹与青鞋、石上苔藓共同构成了一个自然与人的互动场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最后,“几度登高望城郭,先生榻外即尘埃”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疏离感以及对山居生活的深深眷恋。多次登高远眺,城市的喧嚣与尘埃与山中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对心灵归宿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城市生活的疏离感,充满了浓郁的田园诗情和深邃的人生哲思。

作者介绍

王弼
朝代:明

(?—1393)明初凤阳定远人,后徙临淮。善用双刀,号双刀王,有胆略。初结乡里,依山树栅自守。后归朱元璋,从破陈友谅、张士诚。洪武三年累功授大都督府佥事,世袭指挥使。十一年从沐英西征,封定远侯。后从傅友德取云南,随蓝玉出塞,战功皆著。二十六年召还赐死。
猜你喜欢

皎皎

皎皎白玉堂,有女白于玉。

门前车马任西东,门里苔痕四时绿。

春风撩乱飞伯劳,樱桃花重红夭夭。

夜深扑落金剪刀,乌龙睡稳蟾蜍高。

(0)

水调歌头

彼美吴姝唱,繁会阖闾邦。

千坊万井,斜桥曲水小轩窗。缥缈关山台观。

罗绮云烟相半。金石压掁撞。

痴信东归虏,黑自死心降。范夫子,高标韵,秀眉庞。

功成长往,有人同载世无双。物外聊从吾好。

赖尔工颦妍笑。伴醉玉连缸。

尽任扁舟路,风雨卷秋江。

(0)

南乡子

月色满湖村。枫叶芦花共断魂。

好个霜天堪把盏,芳樽。一榻凝尘空掩门。

此意与谁论。独倚阑干看雁群。

篱下黄花开遍了,东君。一向天涯信不闻。

(0)

桂花

香粟飞从月姊边,秋花无数总饶先。

清芬肯作椒兰观,雅韵羞陪粉黛妍。

点就金丹筛雨露,染成玉骨跨神仙。

馀芳更孕青青子,相伴寒梅到雪前。

(0)

朝中措·其二

身闲身健是生涯。何况好年华。

看了十分秋月,重阳更插黄花。

消磨景物,瓦盆社酿,石鼎山茶。

饱吃红莲香饭,侬家便是仙家。

(0)

步虚声.白玉楼六首·其一

珠霄境,却似化人宫。

梵气弥罗融万象,玉楼十二倚清空,一片宝光中。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