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公兰若草堂隈,儒教禅心两不猜。
石室月明僧入定,杏坛松老鹤飞回。
塔侵草色承游屐,砌绕花香扑茗杯。
流水夕阳谁更急,漫思人世总看哀。
支公兰若草堂隈,儒教禅心两不猜。
石室月明僧入定,杏坛松老鹤飞回。
塔侵草色承游屐,砌绕花香扑茗杯。
流水夕阳谁更急,漫思人世总看哀。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草丛环绕的兰若寺中的小屋,展现了儒教与禅宗思想的和谐共存。月光下的石室中,僧侣正进入冥想状态;而古老的杏坛上,松树苍老,仙鹤归巢。塔影映照在青草之上,石阶旁的花香飘散至茶杯,增添了几分禅意。流水与夕阳交织的画面,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无常,引发人们对人生哀愁的深思。整体而言,此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巧妙地融入了哲理思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曜灵初破鸿濛色,长空一轮端丽。
霞暖镕金,云苏泻玉,蓦发天硎新砺。冰峦峻倚。
更反射皑皑,银辉腾绮。
尽斗寒暄,素韬飞弩恼神羿。莺声残梦唤起。
绣帘先自卷,偏惯凝睇。
光满瑶峰,春溶碧海,慵顾姮娥梳洗。羲鞭漫指。
怕渐近黄昏,短英雄气。影恋花枝,断红谁共系。
春来何处最关情,一半垂杨一半莺。
不定晓烟空锁恨,易阑残梦惯闻声。
草飞蝴蝶愁千里,风冷棠梨月二更。
欲把相思寄流水,小楼深夜坐调笙。
渭城风物又经春,嫩绿初齐客思新。
记向大堤和雨折,泥他青眼盼行人。
花未飞绵叶剪蓝,风吹无力起眠三。
旧游最有难忘处,一路依依近汉南。
折赠谁家怅别难,藏鸦时节絮初残。
何当系艇扬州郭,一种青青雨后看。
花落江潭客未归,轻阴漠漠拂帘衣。
那堪烟雨催春去,深巷人家燕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