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乐走马猎,好之能发风。
君看日月耀,自在金庭中。
圣人守中规,塞极乃得通。
所以苦县言,天道犹张弓。
至乐走马猎,好之能发风。
君看日月耀,自在金庭中。
圣人守中规,塞极乃得通。
所以苦县言,天道犹张弓。
这首诗《和饮酒二十首(其十七)》由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通过“至乐走马猎,好之能发风”开篇,描绘了追求极致快乐的场景,以“走马猎”喻指追求极致的行动,而“好之能发风”则暗示这种追求能够激发出某种力量或影响,引人深思。
接着,“君看日月耀,自在金庭中”两句,将自然界的日月光辉与内心的平静自由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向往。日月的光芒象征着宇宙的真理与光明,而“自在金庭中”则暗示着在心灵的净土中,个体可以找到真正的自由与宁静。
“圣人守中规,塞极乃得通”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引用圣人的智慧,强调了遵循中庸之道的重要性。这里的“中规”指的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原则,而“塞极乃得通”则意味着只有在达到某种极限或极致时,才能真正理解或实现这一原则的深刻含义。
最后,“所以苦县言,天道犹张弓”以苦县(古代地名)的言论作为总结,将话题引向对天道的理解。这里“天道犹张弓”形象地比喻了天道的运行法则如同拉满的弓,既蕴含着力量与可能性,也预示着平衡与和谐。整体而言,这首诗探讨了追求极致、内心自由、遵循中庸之道以及对天道的理解等哲学议题,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思考与独到的见解。
豆蔻梢头春色浅。
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
红日三竿帘幕卷。
画楼影里双飞燕。
拢鬓步摇青玉碾。
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
独倚阑干凝望远。
一川烟草平如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