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荣大辱,能生死人。二物不并,以挠厥真。
之子病闷,肠如车轮。劳忧到母,饿寒著身。
世俗卤莽,辄置莫亲。文彩光艳,伏不得伸。
悽吟哀号,酸入四邻。夜计破午,若燕若秦。
腹愤轧轧,胸奇陈陈。淮国晚岭,吴渠春津。
去谢夙蕴,归逢故辛。雌火在丑,刮凿遁屯。
驾风鞭霆,以脱凡鳞。
大荣大辱,能生死人。二物不并,以挠厥真。
之子病闷,肠如车轮。劳忧到母,饿寒著身。
世俗卤莽,辄置莫亲。文彩光艳,伏不得伸。
悽吟哀号,酸入四邻。夜计破午,若燕若秦。
腹愤轧轧,胸奇陈陈。淮国晚岭,吴渠春津。
去谢夙蕴,归逢故辛。雌火在丑,刮凿遁屯。
驾风鞭霆,以脱凡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病重者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以及外界对他的冷漠与忽视。诗人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病痛对人的身心造成的巨大影响。
首句“大荣大辱,能生死人”开篇即点明了荣辱对人的极端影响,暗示了病痛的严重性。接着“二物不并,以挠厥真”则表达了病痛对个体真实性的冲击,强调了病痛的不可抗拒性。
“之子病闷,肠如车轮”形象地描绘了病痛的折磨,将病人的痛苦感受具象化。接下来的几句“劳忧到母,饿寒著身”进一步深化了病痛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表现了病痛对亲人和社会的双重压力。
“世俗卤莽,辄置莫亲”揭示了社会对病痛者的冷漠态度,强调了人性中的自私与冷漠。而“文彩光艳,伏不得伸”则表达了才华被埋没的无奈与悲哀,与前文形成对比,突出了病痛对个人命运的残酷打击。
“悽吟哀号,酸入四邻”通过声音的描述,渲染了病痛带来的悲痛与绝望,同时也反映了周围环境的共鸣。接下来的几句“夜计破午,若燕若秦”则通过时间的流逝,表现了病痛的漫长与无尽。
“腹愤轧轧,胸奇陈陈”进一步描绘了病痛对身体内部的折磨,同时“淮国晚岭,吴渠春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渴望。
“去谢夙蕴,归逢故辛”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无奈接受。“雌火在丑,刮凿遁屯”则运用了象征手法,暗示了病痛中寻求解脱的努力与困境。“驾风鞭霆,以脱凡鳞”最后以壮烈的意象收尾,表达了对摆脱病痛束缚、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病痛对个体、家庭乃至社会的深远影响,以及在病痛中人们所面临的孤独、绝望与挣扎,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健康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白蘋影里,向何人可话,平生心素。
月魄冰魂凝结就,犹薄湘妃洛女。
吴沼芙蓉,陈陂菡萏,散入玄珠浦。
采花蜂蝶,雾深都忘归去。
堪笑并蒂霞冠,双头酡脸,只为多情苦。
空遣隔江游冶子,撩乱心飞目注。
同出泥涂,独标玉质,不是曼陀雨。
风清露冷,有人长自迟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