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上愁云吹不散,桂林诗骨葬云根。
满楼山色供邻里,一洞松声付子孙。
甘露施衣封泪点,秘书取集印苔痕。
吟魂醉魄归何处,御水呜呜夜绕门。
宅上愁云吹不散,桂林诗骨葬云根。
满楼山色供邻里,一洞松声付子孙。
甘露施衣封泪点,秘书取集印苔痕。
吟魂醉魄归何处,御水呜呜夜绕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愁绪和对自然之美的寄托。"宅上愁云吹不散"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忧虑如同家中未散的云雾,难以驱散。"桂林诗骨葬云根"则是将自己的诗作比喻为桂林的山骨,深藏于云间的根部,显示出诗人对自己作品的珍视和对自然的崇敬。
"满楼山色供邻里"中,"山色"指的是外界的山川之美,而"供邻里"则是将这份美好与周围的人分享,营造了一种共享之感。接下来的"一洞松声付子孙"更深化了这种自然与人之间的联系,将自己的精神财富传承给后代。
诗中还通过"甘露施衣封泪点"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保护之情,"秘书取集印苔痕"则显示出诗人对知识的积累与珍视。最后两句"吟魂醉魄归何处,御水呜呜夜绕门"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寄托的情境,通过吟咏诗词来释放自己的精神世界,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自我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