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堂上俨光仪,多感龙头缔会奇。
道派至清清献授,心源虚白白沙知。
缒城伟绩千年重,食邑殊恩异代思。
故里云仍能世讲,至今淑艾有馀私。
向阳堂上俨光仪,多感龙头缔会奇。
道派至清清献授,心源虚白白沙知。
缒城伟绩千年重,食邑殊恩异代思。
故里云仍能世讲,至今淑艾有馀私。
此诗描绘了对李忠简公祠的拜谒之情,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与怀念。首句“向阳堂上俨光仪”,描绘了祠堂庄严、明亮的景象,暗示着李忠简公的英名与光辉形象。接着“多感龙头缔会奇”一句,表达了对李忠简公在历史上的特殊贡献和影响的感慨。
“道派至清清献授,心源虚白白沙知”两句,赞美了李忠简公的道德品质和内心世界的纯净,以及他传授知识的无私与智慧。这里运用了“清献”和“白沙”这样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李忠简公高尚的人格魅力。
“缒城伟绩千年重,食邑殊恩异代思”则进一步强调了李忠简公的历史功绩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即使在千年后,人们仍然铭记他的伟大事迹,并对他给予特殊的恩惠和思念。
最后,“故里云仍能世讲,至今淑艾有馀私”表达了李忠简公的精神和教诲在故乡乃至更广范围内流传,直到今日,人们依然深受其影响,充满了对他的私人情感和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深情地赞颂了李忠简公的卓越成就和深远影响,展现了对先贤的崇高敬仰之情。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