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捧函书叩帝廷,宸旒垂听具臣惊。
丹心耿耿明秋日,劲气棱棱薄太清。
邹浩犯颜非卖直,阳城伏阁岂要名。
此行不比湘潭谪,莫赋骚辞吊屈平。
晓捧函书叩帝廷,宸旒垂听具臣惊。
丹心耿耿明秋日,劲气棱棱薄太清。
邹浩犯颜非卖直,阳城伏阁岂要名。
此行不比湘潭谪,莫赋骚辞吊屈平。
这首诗《送罗应奎左迁提举(其二)》由明代诗人何乔新所作,通过“晓捧函书叩帝廷”开篇,描绘了主人公在清晨捧着文书向朝廷进谏的情景,展现了其忠诚与勇气。接下来,“宸旒垂听具臣惊”,说明皇帝对他的谏言给予了关注,同时也暗示了这种行为可能会引起其他官员的惊讶或不安。
“丹心耿耿明秋日,劲气棱棱薄太清”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主人公的忠诚比作明亮的秋日之光,坚韧不拔的气魄比作穿透云霄的锐利之气,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以及坚定不移的决心。
“邹浩犯颜非卖直,阳城伏阁岂要名”引用历史人物邹浩和阳城的例子,强调了主人公进谏并非为了博取名声或是出于个人私利,而是出于对国家和君主的真诚关怀。
最后,“此行不比湘潭谪,莫赋骚辞吊屈平”则表明这次的贬谪不同于以往的流放,暗示了主人公对此行的态度和心境,并以屈原的典故,表达了对主人公品格的敬仰和对其未来命运的关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进谏行为的描述和历史典故的引用,赞美了其忠诚、勇敢和高尚的品德,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贞之情。
东风吹花花作团,美人脉脉凭阑干。
倦投红筵逐舞凤,故寻翠袖萦钗鸾。
去年送别城南道,城南飞花映芳草。
关河万里人未归,风雨一番春又老。
抱愁无语还空闺,拂钗揽袖香依依。
绿阴锁窗蝶影断,空枝吊月鹃声悲。
青春不复回,游子不顾期。
美人掩泪长相思,恨身不似花能飞。
花飞终恨沾尘泥,安能与花飞去阳关西。
皇朝树藩垣,江浙天下最。
岂惟财赋强,政体亦宏大。
群僚极高选,吉士多蔼蔼。
赞参每从容,句检尤倚赖。
徐卿世名家,践历振风裁。
运筹佐漕挽,遗声满吴会。
今兹缀班行,深意良有在。
更张化弦新,洗目盛除拜。
眷怀东南逼,明见万里外。
元宰回北辕,贪墨亦狼狈。
终然公论白,少觉众心快。
谁当进良谟,清静抚彫瘵。
诸公正虚左,愿言亟行迈。
王公山阴裔,前政民所爱。
一时欣接武,二妙实同载。
我生一何幸,识君向蒸代。
与王迩乡井,而不共倾盖。
相知十五年,未面已如对。
因之道怀思,望望久相待。
后日都城南,春朝及王会。
《送徐检校之浙省并简前政王正善》【元·吴师道】皇朝树藩垣,江浙天下最。岂惟财赋强,政体亦宏大。群僚极高选,吉士多蔼蔼。赞参每从容,句检尤倚赖。徐卿世名家,践历振风裁。运筹佐漕挽,遗声满吴会。今兹缀班行,深意良有在。更张化弦新,洗目盛除拜。眷怀东南逼,明见万里外。元宰回北辕,贪墨亦狼狈。终然公论白,少觉众心快。谁当进良谟,清静抚彫瘵。诸公正虚左,愿言亟行迈。王公山阴裔,前政民所爱。一时欣接武,二妙实同载。我生一何幸,识君向蒸代。与王迩乡井,而不共倾盖。相知十五年,未面已如对。因之道怀思,望望久相待。后日都城南,春朝及王会。
https://shici.929r.com/shici/48CU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