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棹岁将晏,离亭酒亦深。
岛云寒没影,江日冻生阴。
莫惜飘蓬迹,应伤折柳心。
丘中谁共调,徒自理鸣琴。
返棹岁将晏,离亭酒亦深。
岛云寒没影,江日冻生阴。
莫惜飘蓬迹,应伤折柳心。
丘中谁共调,徒自理鸣琴。
这首明代诗人李元昭的《送周虚岩归吴门》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情感。首句“返棹岁将晏”描绘了友人乘舟归去,时间已近岁末的场景,暗含依依惜别的氛围。次句“离亭酒亦深”则通过饮酒来增添离别的愁绪,暗示了深厚的友情。
“岛云寒没影,江日冻生阴”两句以景衬情,通过寒冷的云雾和冻凝的江面,渲染出冬季送别的凄清与冷寂。诗人借此表达对友人行程艰难的担忧和对友人离去后自己孤独的想象。
“莫惜飘蓬迹,应伤折柳心”直抒胸臆,劝慰友人不必过于留恋漂泊不定的生活,但同时表达了对离别后彼此心境的深深忧虑,借“折柳”这一传统离别意象寄托了深深的离愁。
最后,“丘中谁共调,徒自理鸣琴”表达了诗人孤独无伴的境况,只能独自抚琴排遣心中愁绪,展现了送别后的寂寞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既有送别的离愁,又有对友人的关怀与自我安慰,是一首富有深情的送别之作。
老着青衫羞望舶,自笑风船禁不得。
拂衣高咏归去来,我有麻源三亩宅。
朝餐太阳茹紫芝,时时更作方平客。
肯嗟垂橐少黄金,儿孙只用传清白。
京城车马多尘埃,一见妙画心眼开。
深山老木秋思静,苦雾郁郁诸峰埋。
客骑蹇驴打不动,懊恼似忧寒雨来。
崖平路转斗然绝,笔力未断空徘徊。
胡为皴剥仅盈尺,鐍以大箧过琼瑰。
师云昔是殿堂壁,治平大水馀皆摧。
恰如卢仝玉碑子,中路扑折令人哀。
玉碑一折乃无用,此画虽缺犹堪裁。
君不见,山前路,路长不独忧风雨。
前有毒蛇后猛虎,磨牙矫尾藏深坞。
圣人皇皇嗟逆旅,画工意思非无补。
非无补,谁信之,纷纷门外誇轻肥。
城头高轩跳千里,数里苍山兼寒水。
帆开半落有无间,鸟飞不断丹青里。
北斗疏疏河汉晓,蓬莱一登天下小。
心随境化形亦忘,谁道霜翎老华表。
曹公窥吴教水战,虎貔蹙踏鲸鼍转。
野父相传此渡头,鱼网时时得遗箭。
当场英气安在哉,千年绝景藏蒿莱。
地祗监护待贤者,栏干倚遍倾金罍。
目送白云望尧阙,忠功孝名坚一节。
明时不作离骚经,玉上青蝇解磨灭。
升沈偶然安足嗟,与君高咏思无邪。
数声长笛奏何处,微风吹落天之涯。
天涯桂树清辉发,万顷波澜冻冰雪。
若承紫诏返瀛洲,此地曾忘迁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