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君胸次蔼春阳,与世多炎岂有凉。
书室相迎黄卷积,羽人同坐白须长。
此翁久客贫兼病,今岁奇寒雪更霜。
一饷清谈百忧绝,故知退静胜奔忙。
知君胸次蔼春阳,与世多炎岂有凉。
书室相迎黄卷积,羽人同坐白须长。
此翁久客贫兼病,今岁奇寒雪更霜。
一饷清谈百忧绝,故知退静胜奔忙。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高脱俗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友人的胸怀和书室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淡泊明志、超然世外的向往。
"知君胸次蔼春阳"一句,直接点出了对方心中的光明与温暖,是一种春日般的和煦。"与世多炎岂有凉"则是对比之下,表达了诗人对于热闹世界的疏离感,寻求的是一种清凉脱俗的存在。
接下来,"书室相迎黄卷积"和"羽人同坐白须长"两句,描绘了一幅安静而典雅的书房生活图景。黄卷积聚,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累积;羽扇轻摇,白发飘然,则是岁月静好的一种写照。
然而,诗人的现实却充满了苦难,"此翁久客贫兼病"表达了诗人长期漂泊、贫穷且多病的不幸遭遇。"今岁奇寒雪更霜"则是对当下严酷环境的一种刻画,更加深化了诗人的困顿。
最后,"一饷清谈百忧绝"和"故知退静胜奔忙"两句,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智慧。通过与友人的清谈,诗人得以暂时抛离世间烦恼,而选择内心的平静,则是比起外界的忙碌更胜一筹。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安慰和超脱,是诗人在苦难中寻求解脱的一种艺术表达。
是谁画、天涯愁思?一片魂销,树犹如此。
恁地迷离,数重烟雨碧无际。
唤人离别,还衬个、旗亭子。暮色可怜生。
便欲问、干卿何事?
应记,记江南旧梦,正似者番天气。
年年二月,写无赖、六朝山水。
料燕莺、不解伤心,更谁识、吴娘情意。
莫怅惘青春,犹胜西风憔悴。
西洲一夜温香,随风和梦枝头住。
红衣翠袖,何人知道,横塘日暮。
一水盈盈,千情脉脉,回头频误。
向天涯远道,相思万里,便采得,遗谁去?
直是寻莲等藕,好三春、过却佳期无数。
多少缠绵,而今看取,苦心如许。
烟学愁容,雨偷泪色,芳尘何处?
只月明、一片依然省识,凌波微步。
碧云无渡碧天沉,是湖心,是侬心。
心底湖头,路断到如今。
郎到断侨须有路,侬住处,柳如金。
南高峰上望郎登,郎愁深,妾愁深。
郎若愁时,好向北峰寻。
相对峰头俱化石,双影在,照清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