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含云晚归寄真师》
《含云晚归寄真师》全文
宋 / 杨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每扣禅关即晚归,尘中回首万缘非。

不愁幻翳迷心地,且听潮音振祖衣。

归路往来无别径,夜光清彻有馀辉。

虎溪旧社知重约,陶令如今已息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ányúnwǎnguīzhēnshī
sòng / yángshí

měikòuchánguānwǎnguīchénzhōnghuíshǒuwànyuánfēi

chóuhuànxīnqiětīngcháoyīnzhèn

guīwǎngláibiéjìngguāngqīngchèyǒuhuī

jiùshèzhīzhòngyuētáolìngjīn

注释
即:每当。
晚归:回家。
尘中:世俗之中。
回首:回头看。
万缘:万事万物。
非:不同。
幻翳:幻象。
迷心地:迷惑内心。
潮音:海潮的声音。
振祖衣:震动祖师的衣襟。
归路:回家的路。
别径:其他道路。
夜光:月光。
清彻:清澈。
馀辉:余晖。
虎溪旧社:虎溪的老社团。
重约:重要的约定。
陶令:陶渊明。
息机:放下世俗之心。
翻译
每次参禅结束后便回家,尘世中回望,万事万物都不再相同。
我不担心心中的幻象迷惑,暂且聆听海潮的声音,它震动着祖师的衣襟。
回家的路上没有其他路径,夜晚的月光清澈明亮,余晖尚存。
在虎溪的老社团,我们深知重逢的约定,而陶渊明如今已放下世俗之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禅关修行,日落时分返回尘世的场景。每当扣门即将晚归之际,便回首往昔万缕纠葛。然而诗人心境超然,不为幻相所迷惑,而是选择聆听大海波涛的声音,来振奋先祖遗留下的精神衣钵。

归途中,往返无需特定的路径,每逢夜晚总能见到清晰的月光映照。诗人提及“虎溪旧社知重约”,这是对友情深厚的一种表达,而“陶令如今已息机”则是说陶渊明式微的隐逸生活已经结束,暗示自己与世隔绝的志向。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归于自然的心境,以及对于精神家园和友情深厚的怀念。通过对比禅关与尘世,诗人表达了对内心清净与外界繁华的辨证观察,同时也透露了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杨时
朝代:宋

(1053—1135)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
猜你喜欢

初春陡门野望

今日春气透,散步临前川。

凭高豁胸臆,极目收远天。

四野堆众皱,遥峦拭翠巅。

和风悦群性,麦绿万顷田。

鸟鸣不知处,迥顾柳已妍。

随兴行阡陌,足疲乃言旋。

(0)

梁鸿井诗

萧疏荆布古风存,纸阁芦帘想旧村。

凄断辘轳霜晓冻,抛残砧杵月黄昏。

劳歌底用惊时俗,舂庑何应傍市门。

欲采蘼芜三径失,要离坟畔与招魂。

(0)

和三唐人惠山诗

招提远尘境,松桧何青苍。

缅想彼人外,流憩兹空堂。

濯缨孤云起,振衣高鸟翔。

至今山水间,毫翰余幽光。

我来慕同调,心静发泉香。

题诗醉萝月,俯仰世已忘。

青山无今古,心赏有伊人。

浮云辙既往,佳境兴方新。

林鸟声寂寂,石泉光磷磷。

已谢天路交,何必弹冠尘。

浩歌振空谷,长啸流高雯。

知音去我久,太虚聊可邻。

烟光被层峦,芳气寒清樾。

松门僧未归,石径泉不绝。

禅心觉无生,尘机坐来灭。

长天澹澄湖,微云逗凉月。

林虚夕吹爽,壑幽林籁发。

税驾从兹游,千秋同一辙。

(0)

近午独行溪上

拍岸新波泛落红,柳丝撩乱飏晴风。

不知馀得春多少,行过溪桥日未中。

(0)

和邵宝游竹山诗韵

地主重逢感旧游,廿年真负竹山秋。

崖根老耐湖波激,天极东连海气浮。

形胜纵观经几士,帆樯交影落三州。

登临却悟追随晚,愿乞奇书挂仗头。

(0)

与懋成惟清公禄叔理舜明山行归途和韵二首·其二

松庵相地开诗社,花市留衣当酒钱。

寄语诸公慎终始,莫因勤怠误流年。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