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扣禅关即晚归,尘中回首万缘非。
不愁幻翳迷心地,且听潮音振祖衣。
归路往来无别径,夜光清彻有馀辉。
虎溪旧社知重约,陶令如今已息机。
每扣禅关即晚归,尘中回首万缘非。
不愁幻翳迷心地,且听潮音振祖衣。
归路往来无别径,夜光清彻有馀辉。
虎溪旧社知重约,陶令如今已息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禅关修行,日落时分返回尘世的场景。每当扣门即将晚归之际,便回首往昔万缕纠葛。然而诗人心境超然,不为幻相所迷惑,而是选择聆听大海波涛的声音,来振奋先祖遗留下的精神衣钵。
归途中,往返无需特定的路径,每逢夜晚总能见到清晰的月光映照。诗人提及“虎溪旧社知重约”,这是对友情深厚的一种表达,而“陶令如今已息机”则是说陶渊明式微的隐逸生活已经结束,暗示自己与世隔绝的志向。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归于自然的心境,以及对于精神家园和友情深厚的怀念。通过对比禅关与尘世,诗人表达了对内心清净与外界繁华的辨证观察,同时也透露了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招提远尘境,松桧何青苍。
缅想彼人外,流憩兹空堂。
濯缨孤云起,振衣高鸟翔。
至今山水间,毫翰余幽光。
我来慕同调,心静发泉香。
题诗醉萝月,俯仰世已忘。
青山无今古,心赏有伊人。
浮云辙既往,佳境兴方新。
林鸟声寂寂,石泉光磷磷。
已谢天路交,何必弹冠尘。
浩歌振空谷,长啸流高雯。
知音去我久,太虚聊可邻。
烟光被层峦,芳气寒清樾。
松门僧未归,石径泉不绝。
禅心觉无生,尘机坐来灭。
长天澹澄湖,微云逗凉月。
林虚夕吹爽,壑幽林籁发。
税驾从兹游,千秋同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