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径通沙稳,清溪带树深。
岸危低白屋,云近没青岑。
洒落高秋气,飞腾志士心。
赋诗增感激,流水是知音。
小径通沙稳,清溪带树深。
岸危低白屋,云近没青岑。
洒落高秋气,飞腾志士心。
赋诗增感激,流水是知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在水南的一次眺望,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深秋时节的宁静与深远。
“小径通沙稳”,开篇以一条平稳的小径引入,暗示了行进的路径,同时也预示着接下来将是一段静谧而稳定的旅程。
“清溪带树深”,清溪蜿蜒,树木环绕,营造出一片幽深而清新的自然景象,仿佛引领读者进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岸危低白屋,云近没青岑”,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险峻与壮丽。岸边的房屋显得格外低矮,似乎随时会被周围的山峦所遮掩,而远处的云雾则与青翠的山峰相接,形成了一幅动态的山水画卷。
“洒落高秋气,飞腾志士心”,高秋之气洒落人间,不仅是指季节的变化,也象征着一种精神的升华。志士之心,在这秋风中飞腾,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追求的执着与向往。
“赋诗增感激,流水是知音”,最后两句点明了诗人的感怀与寄托。通过赋诗来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而流水则成为了他心灵的知音,寓意着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情感总能找到共鸣之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审美体验和精神追求,体现了金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
曾看南朝画国娃,古萝衣上碎明霞。
而今莫共金钱斗,买却春风是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