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德相成帝业昌,不耽歌舞誇新妆。
六宫妇式颁蚕事,职雅心耑清昼长。
忽见双娥理丝把,宽急对牵身势强。
辐轮飞转一缕细,文茵独坐迎微凉。
高捲翠帘三四侣,织就五采成龙章。
献功不须出宫壸,手授缝人裁帝衮。
端拱明堂万国朝,文物声明光四境。
何人遇此一段奇,追记丹青描不尽。
器用铺张规制精,默寓经纶合绳准。
世间画手无此图,疑是当年阎立本。
后德相成帝业昌,不耽歌舞誇新妆。
六宫妇式颁蚕事,职雅心耑清昼长。
忽见双娥理丝把,宽急对牵身势强。
辐轮飞转一缕细,文茵独坐迎微凉。
高捲翠帘三四侣,织就五采成龙章。
献功不须出宫壸,手授缝人裁帝衮。
端拱明堂万国朝,文物声明光四境。
何人遇此一段奇,追记丹青描不尽。
器用铺张规制精,默寓经纶合绳准。
世间画手无此图,疑是当年阎立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美的宫廷织锦图画,展现了古代宫廷妇女从事丝织工作的情景。诗中不仅展示了作者对手工艺品的欣赏,也反映出对古代女性生活和劳作场景的细致观察。
"后德相成帝业昌,不耽歌舞誇新妆" 开篇即强调了宫廷中的德行与繁荣,与其它只追求声色之娱的场合不同。紧接着 "六宫妇式颁蚕事,职雅心耑清昼长" 描述了宫中妇女们从事养蚕和织物等劳作,她们的心思纯净,一日之内都在忙碌于这些工作。
诗人随后描绘了自己偶然间看到两位女子正在操作丝线的景象,通过 "忽见双娥理丝把,宽急对牵身势强" 表现出她们专注而又熟练地操纵着织物的场面。"辐轮飞转一缕细,文茵独坐迎微凉" 则是对这精细劳作和宁静环境的一种赞美。
接着 "高捲翠帘三四侣,织就五采成龙章" 描绘了宫中的织物已经完成,呈现出各种颜色交织而成的壮丽图景。这些织品不仅是日常所需,更有献给皇帝的重要使命,如 "献功不须出宫壸,手授缝人裁帝衮" 所述。
诗中还提到这幅织锦描绘了万国朝拜的情形,以及对文物和光辉四周环境的描述,通过 "端拱明堂万国朝,文物声明光四境" 强调了这一场景的庄重与壮观。
最后 "何人遇此一段奇,追记丹青描不尽。器用铺张规制精,默寓经纶合绳准" 表达了诗人对这幅图画深刻的印象和赞赏,以及对其制作工艺的认可。这幅图画似乎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诗尾 "世间画手无此图,疑是当年阎立本" 则是诗人推测这可能是一位古代名家的作品,如同历史上著名的阎立本。
倚阑干久,人不见,暮云碧。
芳草池塘,春梦暗惊诗客。
昨夜溪梅,向空山、雪里轻匀颜色。
好赠行人,折枝南枝北。
雨巾风帽,昔追游、谁念旧踪迹。
料得疏篱,暗香时度风息。淡月微云,有何人消得。
便归去、踏溪桥,慰我经年思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