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水知遥途,隔江风景殊。
艰难依鹭渚,愤发奋虬须。
仙近饥留朔,山移子继愚。
閒鸥不厌我,日共与为徒。
望水知遥途,隔江风景殊。
艰难依鹭渚,愤发奋虬须。
仙近饥留朔,山移子继愚。
閒鸥不厌我,日共与为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境,借景抒情的内心世界。首句“望水知遥途”,以水的辽阔引出对远方的遐想,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接着“隔江风景殊”一句,通过对比两岸景色的不同,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艰难依鹭渚,愤发奋虬须”两句,形象地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抗争精神。鹭渚象征着诗人的栖息之地,而“愤发奋虬须”则表达了即使在艰难中也不失斗志的决心。
“仙近饥留朔,山移子继愚”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赋予了情感色彩。仙人靠近,却因饥饿而停留在北方,山川移动,子民们继承着愚蠢的行为,暗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反思。
最后,“閒鸥不厌我,日共与为徒”一句,诗人以鸥鸟自比,表达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邦惟固本自安宁,临下常须驭朽惊。
何事十旬游不返,祸胎从此召殷兵。
酒色声禽号四荒,那堪峻宇又雕墙。
静思今古为君者,未或因兹不灭亡。
唯彼陶唐有冀方,少年都不解思量。
如今算得当时事,首为盘游乱纪纲。
明明我祖万邦君,典则贻将示子孙。
惆怅太康荒坠后,覆宗绝祀灭其门。
仇雠万姓遂无依,颜厚何曾解忸怩。
五子既歌邦已失,一场前事悔难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