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董之南见赠》
《次韵董之南见赠》全文
宋 / 谢薖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章甫不入越,夏虫多拘时。

生无适俗韵,举世谁知之。

钟嵘不并世,无人识丘迟。

虽有落花句,知为何等诗。

如逢贺宾客,方叹乌栖辞。

我初出险语,俗子争唐嗤。

俛眉欲从事,复恐遭文移。

亦知适楚车,安可从北驰。

董家名父子,平生所怀思。

虽云识面晚,相闻已相知。

君诗有古意,且结皓首期。

端能啖杞菊,时复过天随。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薖的《次韵董之南见赠》。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首句“章甫不入越,夏虫多拘时”以比喻的手法,暗示自己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如同夏日的昆虫被时间所束缚。接着“生无适俗韵,举世谁知之”则表达了诗人孤高自许,不为世俗所理解的孤独感。

“钟嵘不并世,无人识丘迟”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独特个性和独立思考的坚持,即使在当时无人能理解。而“虽有落花句,知为何等诗”则通过诗句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后半部分“如逢贺宾客,方叹乌栖辞”表达了诗人渴望遇到能够欣赏其作品的人,而“我初出险语,俗子争唐嗤”则反映了诗人面对世俗的嘲笑和不解时的无奈与坚持。

“俛眉欲从事,复恐遭文移”表明诗人内心挣扎于是否要顺应世俗,还是坚持自我。“亦知适楚车,安可从北驰”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方向的选择,即是否要前往南方寻求心灵的归宿,还是继续在北方的道路上前行。

最后,“董家名父子,平生所怀思。虽云识面晚,相闻已相知”是对好友董之南的赞美,尽管认识较晚,但通过诗歌交流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君诗有古意,且结皓首期。端能啖杞菊,时复过天随”则是对董之南诗歌风格的赞赏,并表达了希望未来能共同度过岁月,享受生活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其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个人独立性的坚守。

作者介绍
谢薖

谢薖
朝代:宋   字:幼盘   号:竹友居士   籍贯: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   生辰:1074~1116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猜你喜欢

人有画花中四伦者偶记毗陵旧诗即题其上

夭桃艳杏得春饶,涧草林花口亦殽。
谁似三君丈人行,万山深处自论交。

(0)

赵省斋出示所和天童师偈句亦次其韵

异教何知平与倾,彼倾却是我之平。
饶渠亲识瞿昙面,未必曾逢太白星。

(0)

迁居得甘井诗

海咸河淡都尝遍,荼苦荠甘我自知。
世味曾教千百变,先生舌本只如饴。

(0)

西州旧俗每当立春前后以巢菜作饼互相招邀名

我家自贵东坡饼,不为人间肉食羞。
闻道西山薇蕨长,摘来我可辈元修。

(0)

中秋月蚀邦人鸣钲救月不约而齐中原旧俗犹有

风扫沈阴万象开,断云扶月出阳台。
万人拭目看天眼,蟇蚀何曾蚀得来。

(0)

鲸川八景·西园秋暮

九九中间易道在,天心惟许菊花知。
一年好景君须识,都在西园把菊时。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