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月二十四日雨后苦热作》
《六月二十四日雨后苦热作》全文
宋 / 林希逸   形式: 古风

今年一旱热良苦,既雨才晴热如故。

桔槔暂閒稍解忧,赤日当空蒸湿土。

晚田切切更望霖,早禾已失十四五。

溪泉渐涸众撮眉,老我垂头汗如雨。

有身有患信可怜,亦既忧农还畏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时期六月二十四日雨后苦热的情景,诗人林希逸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在干旱与酷暑下的艰难生活。

首句“今年一旱热良苦”,开篇即点明了天气的恶劣,旱灾与酷热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接着,“既雨才晴热如故”描述了雨水过后,虽然暂时缓解了炎热,但阳光依旧强烈,大地被蒸腾的湿气笼罩,形象地表现了雨后酷热的景象。

“桔槔暂閒稍解忧,赤日当空蒸湿土”中,“桔槔”是一种古代灌溉工具,这里象征着农民为求得水源而付出的努力。尽管雨水暂时停歇,但酷热依旧,太阳高悬,大地被蒸腾的湿气包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雨后酷热的环境。

“晚田切切更望霖,早禾已失十四五”则表达了农民对雨水的渴望,晚稻还在生长阶段,急需雨水滋润,而早稻已经损失了大约十五分之四,可见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之大。

“溪泉渐涸众撮眉,老我垂头汗如雨”进一步描绘了水资源的匮乏,溪流干涸,众人愁眉不展,而作为年迈的诗人,他汗如雨下,身体力行地感受着酷热与干旱带来的痛苦。

最后,“有身有患信可怜,亦既忧农还畏暑”总结了全诗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苦难的同情以及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在经历了旱灾和酷热之后,无论是个人还是农民,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痛苦,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宋朝时期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奈与坚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和民生疾苦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林希逸
朝代:宋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猜你喜欢

再用前韵·其四

吾儒政事话头长,步步诗书可暂忘。

齐相未知真不扰,无端逊与盖公堂。

(0)

?山晓云歌

大坤湿气蒸嵷巃,油然勃然连苍穹。

曙窗注望东?峰,须臾不见青芙蓉。

初疑博山喷出紫烟缕,又疑蜃精海底推起龙王宫。

东西模糊总一色,上下变幻知几重。

既非芒砀山中隐刘季,又非阳台神女遥相通。

养文玄豹隐丹壑,失巢老鹤迷青松。

忽见千株万株老枯桧,化作千丈万丈苍精龙。

断崖滴翠时洒洒,落花细雨春濛濛。

金乌欲上海水赤,神光荡射生青红。

狂飙捲地忽吹散,依然绣出金屏风。

奇奇怪怪渺无际,且将浩兴收拾填心胸。

(0)

金蕉叶·其一

涛翻浪溢。调停得、似饧似蜜。试一饮、风生两腋。

更烦襟顿失。雾縠衫儿袖窄。出纤纤、自传坐客。

觑得他、烘地面赤。怎得来痛惜。

(0)

寄题武夷

秋香扶我过仙家,□大眠云石径斜。

九曲溪山闲日月,万年宫殿老烟霞。

吟筇尚带瑶阶藓,渡舫曾撑翠竹沙。

回首云深何处觅,洞箫吹落碧岩花。

(0)

浣溪沙·其二

独鹤山前步药苗。青山只隔过溪桥。

洞宫深处白云飘。

碧井卧花人寂寞,画廊鸣叶雨潇潇。

漫题诗句满芭蕉。

(0)

原西

原西行来遍,独影在斜阳。

骤雨晴明快,初秋早晚凉。

猿摇山果落,麝浴涧泉香。

不向闲中看,争知城郭忙。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