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赋闲居,慨时局多艰,有子能担天下事;
彤廷颁异数,论人间全福,如公真是地行仙。
绿野赋闲居,慨时局多艰,有子能担天下事;
彤廷颁异数,论人间全福,如公真是地行仙。
此挽联以“绿野赋闲居”开篇,描绘出一幅隐逸之士在宁静绿野中安享闲适生活的画面,暗含对逝者的生前生活状态的赞美与怀念。接着,“慨时局多艰”,笔锋一转,点明了逝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暗示其生前面对复杂艰难的社会局势,体现了对逝者所处环境的深切同情和对其人生际遇的感慨。
“有子能担天下事”一句,高度赞扬了逝者子女的担当精神和能力,表明其家族后继有人,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逝者的精神与事业,为家族带来了希望与骄傲。
“彤廷颁异数”转而描述朝廷的恩赐或表彰,暗示逝者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与荣誉,得到了官方的认可与嘉奖,其贡献与影响深远。
“论人间全福”则表达了对逝者一生幸福的肯定与赞美,认为其在人世间达到了圆满与完满的状态,不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在个人生活中也获得了满足与快乐。
最后,“如公真是地行仙”以“地行仙”这一形象比喻,将逝者比作行走于人间的仙人,既是对逝者超凡脱俗人格的极高赞誉,也是对其高尚品德与卓越成就的永恒纪念。整个挽联通过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与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精神遗产的传承与弘扬的期望。
与君痛饮齐河头,齐河万鱼皆溯游。
十年再回日月照,千古一散乾坤愁。
胸中云梦各争吐,眼底邯郸焉足求。
玉壶未缺如意怒,葡萄欲乾凿落忧。
我更起作鸲鹆舞,那得不典鹔鹴裘。
醉时抗手城南路,大陆青苍莽回互。
国风一示延州来,春雪三周华不注。
吴緰郑缟各言好,赵璧秦城总相慕。
路人闻余言自疑,沾沾者谁令人妒。
天下模楷李元礼,江东独步王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