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稗子行》
《稗子行》全文
清 / 刘青藜   形式: 古风

妇子纷纷携笤篚,齐向荒郊收稗子。

晨出暮归收几何,一斗才舂二升米。

莫嫌此物太艰难,犹胜田间把耒耜。

今年五月月离毕,沧海倒翻泻不止。

拍天巨浪浸层城,平原洼地可知矣。

小麦湿蠹秋禾空,辛苦何曾咽糠秕。

天生稗子惠孑遗,残喘暂延全杖此。

只愁采掇会当尽,鸿雁嗷嗷饥欲死。

(0)
鉴赏

这首《稗子行》描绘了清代社会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辛与困苦。诗中通过“妇子纷纷携笤篚,齐向荒郊收稗子”这一场景,展现了农妇和孩子们在荒郊野外辛勤劳作的景象,反映出当时农民生活条件的艰苦。

“晨出暮归收几何,一斗才舂二升米”,描述了他们一天的辛勤劳动,只能收获微薄的粮食,凸显了劳动成果与付出的巨大反差。接着,“莫嫌此物太艰难,犹胜田间把耒耜”一句,表达了对这种劳作方式的无奈接受,同时也暗含着对更艰苦劳作方式的同情。

“今年五月月离毕,沧海倒翻泻不止”描绘了自然灾害的肆虐,洪水泛滥,不仅破坏了农田,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困难。“拍天巨浪浸层城,平原洼地可知矣”进一步渲染了洪水的严重性,城市被淹,平原低地也遭受了同样的灾难。

“小麦湿蠹秋禾空,辛苦何曾咽糠秕”则揭示了洪水对农作物的破坏,使得原本丰收的希望化为泡影,农民们辛勤劳作的果实付诸东流。最后,“天生稗子惠孑遗,残喘暂延全杖此”表达了对稗子这种作物的感激之情,因为它们在灾年中成为了农民们维持生计的唯一依靠。

“只愁采掇会当尽,鸿雁嗷嗷饥欲死”则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未来粮食短缺的担忧,以及对饥饿威胁的恐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深刻反映了清代社会底层人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助与挣扎,以及他们对生存的坚韧不拔。

作者介绍

刘青藜
朝代:清

(1664—1707)河南襄城人,字太乙,一字卧庐,号啸月。康熙四十五年进士,官庶吉士。父丧,哀毁呕血,事母不复出。专意为诗。有《高阳山人诗文集》、《金石续录》。
猜你喜欢

饮酒诗,示婿时伯庸四首·其二

青阳时至矣,萱草满堂阶。

柔叶刷翠羽,对之忧思裁。

室中无长物,所蓄惟酒杯。

客至即与饮,既醉从先回。

平生旷达怀,何曾计尊罍?

得钱即付酒,酒尽钱复来。

百年能几何,笑口时自开。

(0)

忆江南·其四无锡华荔生春楼寄梦图

春楼梦,絮语听都讹。

扶醒香魂呼燕子,软调酸语教鹦歌。私祝顺风多。

(0)

为杨子常题文水画吴中山水·其八夏驾湾

夏木千章厚影铺,澄湾楼阁杂芙蕖。

吴王魂魄应游此,可惜西施在五湖。

(0)

阿姚之归凡同心皆为予喜而向来知其事者端己韬仲叔也于其来贺赋谢一章

狂朋探喜到窗纱,敢袭宏家乐府夸。

绣笼香烟荀令室,华灯髻影子于家。

让山先识湔裙柳,白傅原知拂面花。

惭愧月华诗思浅,只堪烹点密云茶。

(0)

续游十二首·其十

矮榻幽窗一架书,到来闲适似吾庐。

银瓶酒候知寒暖,石鼎茶声辨疾徐。

却月晕眉看婢写,斜阳唏发替郎梳。

情踪不似阶前叶,肯到秋来日渐疏。

(0)

小祥之后,勉复弄笔梦游十二首·其九

曾下幽房窣地帘,绣筐香笼恣窥觇。

重台莲瓣弓三寸,七出菱花镜一奁。

曲本偶藏花样小,饼茶看剩啮痕纤。

罗巾袖口葳蕤钥,收拾情踪自戒严。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