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何茂才愚堂就试高凉》
《送何茂才愚堂就试高凉》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古风

男儿立志在人前,读书稽古师圣贤。

男儿置身在人后,大器晚成何不有。

愚堂先生愚不愚,得兔忘蹄还守株。

雕虫末技无足羡,只手弄丸如弄珠。

明珠擎出光照乘,不肯待沽惟待聘。

随人逐队走高凉,三年一度成熟径。

今朝结束还出门,春雨如膏路泥泞。

嗟君此去何匆匆,旧路经过仍蹭蹬。

断科使者严如师,闻风疾走休迟迟。

临岐恰好成春服,客到刚逢上巳时。

黄梅熟后理归棹,回首家园见荔枝。

中间奔走百馀日,风光到处均劳逸。

贫士囊中纸裹钱,买醉旗亭非所恤。

归来举似住山翁,笑杀东林辟支佛。

问君大笑胡为哉,闺中有女歌摽梅。

十年不字良有以,寸珠尺璧难自媒。

君不见龙藏大泽生变化,忽为霖雨为风雷。

丈夫得意会如此,也须直上燕昭台。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述何茂才愚堂赴高凉应试的过程,展现了其志向与命运的交织。首句“男儿立志在人前,读书稽古师圣贤”表达了何茂才愚堂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圣贤之道的尊崇。接着,“男儿置身在人后,大器晚成何不有”则暗示了他可能面临的是默默无闻的时光,但坚信最终会有所成就。

“愚堂先生愚不愚,得兔忘蹄还守株”这一句运用了寓言手法,将何茂才愚堂比作一个既聪明又固执的人,既有获得成功的机遇,也不放弃传统的守株待兔之法。接下来,“雕虫末技无足羡,只手弄丸如弄珠”表明他虽有小技艺,但更看重的是内在的智慧与才华。

“明珠擎出光照乘,不肯待沽惟待聘”形象地描绘了何茂才愚堂才华出众,等待着被发现的机会。“随人逐队走高凉,三年一度成熟径”则说明他为了实现目标,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

“今朝结束还出门,春雨如膏路泥泞”表现了他即将踏上旅途,面对的不仅是自然环境的挑战,还有未知的命运。“嗟君此去何匆匆,旧路经过仍蹭蹬”表达了对何茂才愚堂旅途艰辛的感慨。

“断科使者严如师,闻风疾走休迟迟”暗示了考试的严格与紧张,而“临岐恰好成春服,客到刚逢上巳时”则描绘了旅途中的美好瞬间。最后,“黄梅熟后理归棹,回首家园见荔枝”预示了他成功后的归家之情。

“中间奔走百馀日,风光到处均劳逸”总结了旅途的辛劳与收获。“贫士囊中纸裹钱,买醉旗亭非所恤”反映了何茂才愚堂在旅途中虽有困顿,但仍能保持乐观的态度。“归来举似住山翁,笑杀东林辟支佛”通过对比,突出了何茂才愚堂的豁达与智慧。

“问君大笑胡为哉,闺中有女歌摽梅”引出了一段关于何茂才愚堂家庭生活的描述,暗示了他的婚姻问题。“十年不字良有以,寸珠尺璧难自媒”表达了他对婚姻的无奈与期待。“君不见龙藏大泽生变化,忽为霖雨为风雷”再次运用比喻,象征何茂才愚堂命运的转变。“丈夫得意会如此,也须直上燕昭台”则是对何茂才愚堂最终成功的一种肯定与鼓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比喻,展现了何茂才愚堂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情感变化,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嬉春曲和黄泰泉四首·其二

飞觞流水泛春矶,清晓初回小猎旗。

旭日有光迎落絮,东风无力控游丝。

兴酣翠幔襟芗满,舞罢红筵步锦移。

谁道云鬟萧瑟近,城中犹自远山眉。

(0)

独坐七首·其五

力倦时开读史庵,饮醇相国岂长酣。

孤风只见南州士,除却农谈便不谈。

(0)

独坐七首·其四

群山犹未解征鞍,鼓角萧萧六月寒。

自笑幽人幽兴别,绕篱开遍紫鸡冠。

(0)

谩兴四首·其四

北山有雄兽,人立如长狄。

日暮傍险行,熊兕皆辟易。

酸风送怒号,正昼阴山黑。

变怪作胡语,闻者尽悽恻。

猛夫挟强弧,一发中心臆。

脂血饫犬狸,长恶乃明的。

(0)

雨夕二首·其二

风缓纤纤整,更寒浙浙长。

色生金橘润,愁淡木犀芳。

遐瞩嫌衰谢,孤怀信渺茫。

娟娟公子兴,摇落复山乡。

(0)

梅岭谒曲江公祠

科名伊吕恰相当,何许燕公托后行。

海上衣冠今尔尔,山中风度复堂堂。

尘埃不见渔阳恨,絮酒徒闻蜀道长。

可信柳州还墨客,未窥经济论文章。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