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闰月二十七日再罹风火之警睡起叠鸣治前韵》
《闰月二十七日再罹风火之警睡起叠鸣治前韵》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宿火重惊梦觉初,浮生今得静观馀。

八千劫外竟何物,三十年来惟此庐。

甑未破时犹却顾,虎曾谈后岂全疏。

北窗依旧清风在,未必羲皇胜宰予。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名为《闰月二十七日再罹风火之警睡起叠鸣治前韵》。诗中描绘了诗人经历了一场意外的火灾之后,内心的平静与反思。

首句“宿火重惊梦觉初”,诗人以“宿火”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火灾的突然降临,打破了原本宁静的夜晚,让诗人从梦中惊醒。接着,“浮生今得静观馀”,表达了在经历了这场意外之后,诗人对生活的重新审视和思考,似乎在火灾的洗礼下,内心得到了某种净化和平静。

“八千劫外竟何物”,这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时间拉长到八千劫(佛教中的时间单位),暗示了人生短暂,世事无常,让人不禁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紧接着,“三十年来惟此庐”,则将时间尺度缩小到三十年,强调了在这段时间里,诗人唯一拥有的就是这间简陋的居所,突出了生活的真实与朴素。

“甑未破时犹却顾,虎曾谈后岂全疏”,这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其中,“甑未破时犹却顾”可能暗指在生活平稳时期,诗人仍不忘回顾过去,珍惜当下;而“虎曾谈后岂全疏”则可能意味着在经历过某些重大事件后,虽然与过去有所疏远,但内心深处的某些情感或记忆依然难以忘怀。

最后,“北窗依旧清风在,未必羲皇胜宰予”,诗人以北窗为象征,表达了对自然清新之美的向往,同时也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这里,“清风”不仅指自然界的风,也可能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最后一句“未必羲皇胜宰予”,则是对理想与现实的辩证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与实际生活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认为理想并不一定比现实更美好,生活的真实与复杂才是最值得探索和体验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火灾这一特殊事件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回忆、理想与现实等主题的深入思考,以及在逆境中寻求内心平静与自我超越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芰荷曲·其二

菡萏尚未发,芙蓉亦未开。

距荷始出水,那得实莲来。

(0)

阅江楼晚眺

水截崧台下,牂牁一大支。

天教双峡束,地以一楼持。

雁塔穿窗出,渔帆逐槛移。

飞甍交木末,倒影乱榕丝。

吞吐无三越,浮沉有二仪。

基从千仞起,势似一峰欹。

曲折霞城外,氤氲露井时。

自成磐石固,不厌定山卑。

北斗为岩穴,南溟在履綦。

暮烟迷浦溆,寒日恋轩墀。

争宿皆鱼翠,丛生是水芝。

羚羊微积雪,汇口欲流澌。

气暖梅先得,霜轻叶不知。

鱼浮因雾大,莺啭以风迟。

上税多柑户,蛮歌少竹枝。

冬乾禾稼喜,岁晏杜兰悲。

甘蔗连西骆,桄榔接九疑。

苍梧虞帝冢,锦石陆生祠。

海思凭骚赋,云愁为别离。

鹧鸪催泪落,蝴蝶与心期。

白首閒方始,青山老更宜。

桑榆休恨晚,吾道有馀师。

(0)

黄华

黄华偏爱白头人,一朵长依折角巾。

秋色有情元淡冶,白云无欲自清真。

诗因饮酒辞多放,书为笼鹅笔更神。

蒲柳岂期能七十,自来难老是天民。

(0)

秋日集汪氏寓斋同用支字

凉随数点雨,蕉叶未全知。

暑退无多客,秋来莫少期。

月争宫饼大,花让玉杯迟。

可惜当炎夏,无缘赌荔枝。

(0)

夕阳

夕阳山更好,青接半天阴。

峡影烟开阖,江声石浅深。

凉蝉争咽树,落叶乍惊林。

欲宿人村远,依依逐暮禽。

(0)

喜值关中李玉之有作·其一

曾为秦地客,不作越人吟。

我祖元西屈,南迁自华阴。

逢君好宾客,置酒向园林。

板屋多君子,能知风雅音。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