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苍苍,水悠悠,青山万古人白头。
华山老母一渴睡,天地枕席今未收。
尘缨自濯已堪喜,敝屣既脱何足留。
河图凤鸟至不至,仲尼已没无人愁。
嗟乎仲尼已没无人愁,乾坤谁解生民忧。
羲文尧禹正今日,千年治道还西周。
云苍苍,水悠悠,青山万古人白头。
华山老母一渴睡,天地枕席今未收。
尘缨自濯已堪喜,敝屣既脱何足留。
河图凤鸟至不至,仲尼已没无人愁。
嗟乎仲尼已没无人愁,乾坤谁解生民忧。
羲文尧禹正今日,千年治道还西周。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观与历史沧桑的对比,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怀念以及对当今社会的忧虑。首句“云苍苍,水悠悠”,以苍茫的云彩和悠长的流水起笔,营造出一种深远辽阔的意境。接着,“青山万古人白头”一句,将自然与时间的永恒与人类生命的短暂进行对比,暗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华山老母一渴睡,天地枕席今未收”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华山比作老母,其“渴睡”象征着自然界的休息与恢复,而“天地枕席今未收”则暗示着这种恢复并未真正实现,引出下文对现实世界的批判。
“尘缨自濯已堪喜,敝屣既脱何足留”表达了诗人对摆脱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对现实社会中种种束缚与困扰的不满。
“河图凤鸟至不至,仲尼已没无人愁”通过引用“河图”与“凤鸟”的传说,以及孔子的逝去,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智慧与道德的怀念,同时也隐含了对现代社会缺乏道德引领的忧虑。
“嗟乎仲尼已没无人愁,乾坤谁解生民忧”直抒胸臆,感叹孔子之后,再无能解民生之忧者,表达了对当前社会问题的深切忧虑。
最后,“羲文尧禹正今日,千年治道还西周”则寄希望于古代圣贤之道能够再次指引当今社会,实现长久的治理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人物及社会现状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洞察。
嶰溪有美竹,挺挺霜雪中。
何人断两节,制为十二筒。
宫商自相应,凤鸟鸣雌雄。
一鸣垂衣裳,再鸣致时雍。
从此去不返,治道竟少隆。
鄙哉叔孙氏,绵蕝变王风。
寥寥数千载,伊谁启冥矇。
后皇如有作,声教垂无穷。
车摇摇,蓟门路。
高丽骄马不受鞭,方郎得官上车去。
蓟门南头卢水流,燕姬十五居酒楼。
弹筝唱歌《折杨柳》,落日车前劝郎酒。
南陌行人往复来,几人似郎得官回。
郎车莫驱伤马足,车中本载连城玉。
车摇摇,邬子洲。
卖车买船载旗鼓,晴湖风轻闻棹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