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子九日》
《甲子九日》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今年登眺昔年人,九日溪山气转新。

病后岂教超有力,定中不信但无身。

风吹云散碧霄净,日照霜明万象真。

无影树栖鸿雁尽,芦花寒水自粼粼。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甲子年重阳节登高望远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与内心的感悟。

首句“今年登眺昔年人”,点明了时间与地点,诗人再次登高,回想起往年的景象,流露出一种时空流转的感慨。接着,“九日溪山气转新”描绘了重阳时节,溪水与山峦在秋风的吹拂下,呈现出新的气象,暗示着自然界的更迭与生命的循环。

“病后岂教超有力,定中不信但无身”两句,表达了诗人从疾病中恢复后的感受。他意识到,即使身体有所恢复,但心灵的平静与内在的坚定才是真正的力量所在,体现了对身心和谐的追求。

“风吹云散碧霄净,日照霜明万象真”描绘了天空在风的吹拂下,云层散去,展现出一片清澈的碧蓝;阳光照耀下的霜雪,使得万物呈现出真实的面貌。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真实。

“无影树栖鸿雁尽,芦花寒水自粼粼”最后两句,以静谧的场景收尾。无影树下,鸿雁已飞尽,只有芦花在寒水中轻轻摇曳,波光粼粼。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宁静、淡泊心境的隐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自我内心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庚申十二月二十一日西和州健步持子布书报已

吴蜀相望万里程,征鞍忽报近湓城。
角巾已入三更梦,老眼先增十倍明。
告至遍为亲旧问,劳还深媿里闾情。
追思二纪暌离事,喜极翻成涕泗横。

(0)

居三山时方四十余今三十六年久已谢事而连岁

自问湖边舍,衰残俛仰中。
谋身悲日拙,造物假年丰。
税足催科静,禾登债负空。
社醅邀里巷,膰肉饫儿童。
衣及霜晨赎,炉先雪夜红。
陂塘趋版筑,垣屋讫宫功。
盗息时雍象,人淳太古风。
退夫无一事,鼓缶伴邻翁。

(0)

立春後作

春不遗穷僻,天如念寂寥。
鸟鸣知节换,池溜觉冰消。
冷饼供新荠,轻裘换故貂。
丰年无疾苦,邻曲递相招。

(0)

林亭书事

期会文书日日忙,偷闲聊得卧方床。
花藏密叶多时在,风度疏帘特地凉。
野艇空怀菱蔓滑,冰盆谁弄藕丝长?
角声唤觉东归梦,十里平湖一草堂。

(0)

秋兴夜饮

成都城中秋夜长,灯笼蜡纸明空堂。
高梧月白绕飞鹊,衰草露湿啼寒螿。
堂上书生读书罢,欲眠未眠偏断肠。
起行百匝几叹息,一夕绿发成秋霜。
中原日月用胡历,幽州老酋著柘黄。
荣河温洛底处所,可使长作旃裘乡。
百金战袍雕鹘盘,三尺剑锋霜雪寒。
一朝出塞君试看,旦发宝鸡暮长安。
引剑酣歌亦壮哉。
要君共覆手中杯。
秋鸿阵密横江去,暮角声酣战雨来。
莫恨皇天无老眼,请看白骨有青苔。
中年倍觉流光速,行矣西郊又见梅。

(0)

秋夜纪怀

缺月淡欲尽,老鸡鸣苦迟。
聊为待旦坐,不作感秋悲。
鲁叟一王法,豳人七月诗。
平生经世志,老死欲谁期?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