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客还乡都倦也,黄尘污尽征衫。
心如秋树耐清寒。西风吹败叶,夕照满空山。
澹荡春光来眼底,镜中非复朱颜。
花开花落一般看。江河流万古,哀乐入中年。
作客还乡都倦也,黄尘污尽征衫。
心如秋树耐清寒。西风吹败叶,夕照满空山。
澹荡春光来眼底,镜中非复朱颜。
花开花落一般看。江河流万古,哀乐入中年。
这首《临江仙》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郑骞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子归乡的复杂心情与自然景色的变迁。
首句“作客还乡都倦也”,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长期在外漂泊,如今归乡却已身心俱疲的状态。接着“黄尘污尽征衫”一句,以黄尘污衣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旅途劳顿的景象,同时也暗含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心如秋树耐清寒”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主人公的心境比作经受过严冬考验的秋树,即使面对清寒也能坚韧不拔,体现了其内心的坚韧与淡然。
“西风吹败叶,夕照满空山”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落叶飘零的画面,既渲染了离愁别绪的氛围,又借自然之景表达了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主题。
“澹荡春光来眼底,镜中非复朱颜”则从季节更替的角度,将春光的明媚与镜中不再年轻的容颜形成对比,寓言了青春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
最后,“花开花落一般看,江河流万古,哀乐入中年”四句,以花开花落、江流不息的自然现象,象征人生的起伏与永恒,哀乐交织于中年的复杂情感,深刻揭示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整体而言,《临江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时间、生命、自然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