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承天寺幻师病中见寄》
《酬承天寺幻师病中见寄》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语话相投意便亲,底须交久往来频。

半生未得吾忘我,一默方知妙入神。

大患有身身是患,至真无迹迹非真。

是非形迹俱忘却,可拟当年问病人。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绂所作,名为《酬承天寺幻师病中见寄》。诗中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探讨了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真理追求以及疾病与健康等多重主题。

首句“语话相投意便亲”,点明了人与人之间通过言语交流,心意相通,自然产生亲近感。接着,“底须交久往来频”则提出疑问,为何非要长时间频繁交往才能加深关系?这句表达了对传统社交模式的反思,强调了心灵契合的重要性,而非表面的频繁接触。

“半生未得吾忘我”暗示了诗人对于自我认知的深入思考,即使在半生的岁月里未能完全理解自己,但已能超越自我,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一默方知妙入神”进一步阐述了沉默的力量,真正的智慧和神妙往往在无声中体现,而非言语所能完全表达。

“大患有身身是患”揭示了对身体疾病的深刻理解,认为疾病不仅是身体上的不适,更是内心的负担。“至真无迹迹非真”则探讨了真理的本质,真正的真理往往难以用表面的现象来界定,需要深入探索其内在的含义。

最后,“是非形迹俱忘却,可拟当年问病人”总结了前文的思考,指出在去除是非观念和外在形式后,才能达到一种超脱的状态,如同面对疾病时,医生需要深入了解病人的内心和真实需求一样。这不仅是一种对健康状态的追求,也是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巧妙地融合了个人体验、哲学思考和社会观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健康、真理等多重议题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过颜几故居有感

幽兰忌当门,野马难驾车。

颜生跅㢮士,一跌不可扶。

少年豪于文,自拟灵蛇珠。

生涯寄樽酒,醉目随飞凫。

兴来不停笔,似觉胆力粗。

开胸吐奇秀,濆涌春云疏。

嵚崎四五十,不挂荐士书。

漫灭祢衡刺,佯狂阮生途。

拂衣苕溪上,茅檐客东吴。

悬鹑冬不完,脱粟午未餔。

醉中有天地,别是仙翁壶。

惜哉不羁才,白首甘穷闾。

平时同袍客,半在青云衢。

音尘邈山河,岂顾庄鱼枯。

羁栖风尘下,日月双驰驹。

谁知聚沫身,倏去不可呼。

死惟一函土,生独四壁居。

寄骸无尺地,传业无遗孤。

诗人多命薄,此语或不诬。

吴天千古月,空照酒家垆。

(0)

次韵寄谢存之曾公学士

往居阖庐城,有客面如墨。

论文口澜翻,嗜学苦不足。

时称曾校书,秀句示珠玉。

今晨尘眼开,来赠忽先辱。

风骚穷乃工,投闲讵非福。

言音关感动,妙比韩娥哭。

此道久荒芜,名家亦时出。

五言古长城,屹若万夫筑。

何如丹凤楼,朴斲千嶂秃。

虽然皆戏剧,渺甚一毛粟。

付之两忘情,兰蕙等茨绿。

闻公会西游,顾我陋而独。

扫斋待清谈,奋麈或相触。

(0)

山居.竞秀泉

千山秀回环,灵液走岩窦。

清甘伫方空,可咽不可漱。

(0)

感春三首用退之韵·其二

今晨风日佳,积潦亦已退。

安能如寒龟,自絷形骸内。

春风入桃脸,巧笑已无赖。

谁云五亩园,浩荡了无外。

流年不可攀,短发久已白。

星星亦种种,那复三万尺。

(0)

蜗庐有隙地三两席稍种树竹已有可观戏作七篇·其二竹

种玉未渠久,疏篁长儿孙。

胜会不在多,何须辟疆园。

我观榛芜地,尘思纡且烦。

萧森对此君,清凉彻心源。

草木初无情,妄作净秽观。

乃知识种子,正是生死根。

(0)

和林德祖惠山诗一首

好山如幽士,胜绝不可攀。

往者天姥梦,长谣愁谪仙。

兹山出平野,秀特无株连。

招提倚云锦,森然见林峦。

幽寻无十里,正处闲忙间。

入门心目静,世累若可捐。

灵泉出土脉,汩汩无流难。

茶神瀹浮乳,方士沉馀丹。

我生猿鹤姿,颇有山水缘。

何时共清赏,杖屦穷崖巅。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