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聚黑生霆,前山顿失青。
疾风看燕掠,火雨带龙腥。
余沥摇疏竹,吹声去远汀。
楼西仍晚照,倚槛数归翎。
云聚黑生霆,前山顿失青。
疾风看燕掠,火雨带龙腥。
余沥摇疏竹,吹声去远汀。
楼西仍晚照,倚槛数归翎。
这首诗描绘了急雨来临前后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
首句“云聚黑生霆”,开篇即以浓墨重彩描绘出乌云密布、电光闪烁的景象,预示着一场大雨即将来临。接着,“前山顿失青”一句,通过视觉对比,突出了雨前山色的瞬间变化,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
“疾风看燕掠,火雨带龙腥”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雨势之猛。疾风中,燕子快速掠过,仿佛在与风雨赛跑;而“火雨带龙腥”则运用夸张手法,将雨水比作带有龙腥味的火焰,生动地描绘了暴雨倾盆的壮观景象。
后半部分转为描写雨后的景色。“余沥摇疏竹,吹声去远汀”两句,通过雨滴轻摇竹叶和风吹过远处沙汀的声音,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展现了雨后世界的清新与和谐。
最后,“楼西仍晚照,倚槛数归翎”两句,以静观的姿态收尾,描绘了雨后夕阳斜照的美景,以及诗人倚靠栏杆,数着归巢鸟儿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急雨来临前后自然界的动态美与静谧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君为塞上鸿,我是华亭鹤。
遥念旷处士,对花弄春爵。
良讯东海来,中有《游仙》作。
劝我加餐饭,规我近绰约。
炎蒸困羁旅,南海何辽索。
上国亦已芜,黄星向西落。
青骊逝千里,瞻乌止谁屋?
江南春已晚,淑景付冥莫。
建业在何许,胡尘纷漠漠。
佳人不可期,皎月照罗幕。
九关日已远,肝胆竟谁托?
愿得趋无生,长作投荒客。
竦身上须弥,四顾无崖崿。
我马已玄黄,梵土仍寥廓。
恒河去不息,悲风振林薄。
袖中有短书,思寄青飞雀。
远行恋俦侣,此志常落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