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事有花皆可录,谏书无草岂求名。
-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彭耜的《句(其一)》,通过“判事有花皆可录,谏书无草岂求名”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公正与直言不讳的追求。
“判事有花皆可录”,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在处理案件时,每一件事物都应如同花朵一般被仔细记录和审视。这里的“花”不仅指自然界的花卉,更象征着各种事务的细节和复杂性。诗人强调了在司法活动中,每一个环节都应当被认真对待,不应有任何遗漏或忽视,就如同花朵的美丽需要被细心呵护和欣赏一样。
“谏书无草岂求名”,则体现了诗人对于谏言的态度。在古代,谏书是臣子向君主进言、提出批评或建议的重要方式。诗人在这里说,撰写谏书不应仅仅是为了追求名声或赞誉,而是出于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感和对真理的追求。真正的谏言应该是出于公心,不为个人名利所动,即使不被采纳,也应坚持正义和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公正、直言不讳以及坚守原则的深刻见解,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道德理想和精神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闺妇怨
三年索居贫且苦,颜色凄凉心独古。
机中锦字织不成,镜里青鸾为谁舞。
夫婿天涯消息稀,洞房泪湿蛟绡衣。
人传荡子底心性,别恋红楼终不归。
共惜芳菲令再嫁,翠眉羞向他人画。
闭门落花风雨寒,低头忍饿蓬蒿下。
顾玉山客嘉兴春晖楼前木芍药盛开因诵张平昌所和令狐祖公别牡丹诗曰平章宅里一阑花临到开时不在家莫道两京成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因次韵别赋五首同寄·其一
真态生香解语花,脸酣春酒醉儿家。
陈王谩倚能词赋,翩若惊鸿洛水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