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惊涛势拍堤,晚来恬静喜无涯。
水声擘舵舟行疾,月影满床人睡迟。
双橹咿哑惊鹭宿,片帆摇曳逐风飞。
篙师挝鼓歌才罢,报道于今到下邳。
连日惊涛势拍堤,晚来恬静喜无涯。
水声擘舵舟行疾,月影满床人睡迟。
双橹咿哑惊鹭宿,片帆摇曳逐风飞。
篙师挝鼓歌才罢,报道于今到下邳。
这首明代程通的诗描绘了舟行过桃源时的情景。首句"连日惊涛势拍堤"形象地写出此前风浪汹涌,浪涛拍打着堤岸的紧张气氛。然而,"晚来恬静喜无涯"则转而描绘了傍晚时分风平浪静的宁静喜悦,诗人对此感到欣喜不已。
"水声擘舵舟行疾"通过水声和船舵的操控,传达出舟行速度之快,显示出诗人对顺风顺水的庆幸。"月影满床人睡迟"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月光洒满床榻,使得入睡都变得缓慢而惬意。
"双橹咿哑惊鹭宿"描绘了船桨划动时发出的轻微声响,连同夜色中栖息的鹭鸟被惊醒,增添了生动的自然画面。"片帆摇曳逐风飞"则写出了帆船在微风中轻盈飘荡的动态美。
最后两句"篙师挝鼓歌才罢,报道于今到下邳",点明了舟行的目的地,篙师停止击鼓歌唱,宣告他们已经抵达下邳,为全诗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从惊涛骇浪到宁静恬淡的旅程,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体验。
昨日望江江上险,轻舟驾浪山风闪。
今日宿松川陆平,騄駬骄嘶百不惊。
人生世事日日异,而况造化在天地。
行云飞鸟各有方,岂为秋来人尽忙。
丈夫报国在矢志,王臣蹇蹇正当事。
何必学北山咏诗,何必学穷途浪悲。
古来宇宙皆吾分,坎止流行随所之。
浩歌长啸出门去,乐天知命夫何疑。
君不见鲁司寇,鞭翔鸾凤东西南北终岁常奔走。
前日辽西烽火急,虎头将军淩暑出。
昨日辽东烽火红,铁骑将军气苦虹。
嗟尔腥膻群草木,犬羊何足论。
一朝天子赫斯怒,直震雷霆压万钧。
岂知天地覆帱恩,四夷万国如一身。
圣齐虞舜周之文,迟迟格尔三七旬,胡为蠢尔尚罔闻。
我仓惟亿常陈陈,我师如虎势欲吞。
廉颇萧寇庙堂珍,边塞何处少斯人。
请君满酌桑落之腊酒,听我高歌伐木之狂吟,今朝蓟门别意不须论。
但愿食足民不贫,平准虚盈海内均。
海自无波地绝尘,与君长咏蓟门春。
玉堂仙客人中龙,志节贯日气盖虹。
平地私谒绝无踪,惟事笔砚见豪雄。
少年射策扣天宫,琅玕五色摩青空。
帝曰告哉兹良工,岂不华国开盲聋。
即招东阁看成功,秘书万轴一日通。
云梦八九藏胸中,笔底滚滚波涛洪。
太平铁骑驰元戎,洞庭夜霁闻丝桐。
太山崒嵂北斗崇,才节允矣斯文宗。
一朝简命自重瞳,六月豸绣飞霜风。
玉资追琢金资砻,大小随应如洪钟。
狂澜力障势必东,西江百川敢不同。
愿令海内皆翕从,再见韩子与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