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镂瓣叶娑娑,好处惟应唤奈何。
尔许春光回照处,文筵重得晤东坡。
堂堂镂瓣叶娑娑,好处惟应唤奈何。
尔许春光回照处,文筵重得晤东坡。
此诗《咏盆中温牡丹(其二)》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盆栽牡丹的娇美与春日的生机。首句“堂堂镂瓣叶娑娑”以“堂堂”形容牡丹的盛大与高贵,通过“镂瓣”和“叶娑娑”细腻地描绘了牡丹花瓣的精致与叶片的摇曳生姿,展现出牡丹的雍容华贵。
次句“好处惟应唤奈何”则表达了对牡丹美好之态的赞叹与感慨,似乎在询问世间是否能找到与之相媲美的美好事物,流露出诗人对牡丹独特魅力的深深折服。
第三句“尔许春光回照处”将牡丹置于春光之中,强调了牡丹与春天的紧密联系,春光的温暖与明媚为牡丹的绽放提供了最佳舞台,进一步突出了牡丹作为春日象征的独特地位。
最后一句“文筵重得晤东坡”巧妙地将牡丹与宋代文学巨匠苏轼(号东坡居士)联系起来,暗示牡丹不仅在自然界的美丽中独树一帜,在文化层面上也具有深远的意义。此处的“文筵”指文人雅集,暗含着诗人希望在文学的殿堂中,牡丹能与苏轼这样的伟大文人相会,共同绽放出文化的璀璨光芒。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细腻描绘和文化寓意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文化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历史文人的敬仰之情。
吁嗟乎!故园平安语不闻,有竹巳等申池焚。
秋声可听在何所,异乡看画得墨君。
墨君落落扫俗熊,以趣为上入三昧。
湖州之书亦抗行,息斋之谱或相配。
签题藏弆瓠尊翁,翁画竹与梅兰同。
元章万玉图未见,此卷意外今相逢。
故乡何日朋簪盍,乐郊歌咏相酬答。
平生未访梅花村,今宵梦绕梅花塔。
塔中道人真绝伦,橡林画隐终其身。
那能天地干戈际,不作东西南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