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光分,绿窗梦醒,银河宛转微明。
立到桐阴,深宵玩赖无声。
花开乱萤如豆,听莲街、衙鼓轻轻。
最可叹,竟紫鸾杳信,青鸟难凭。
冷落空庭飞絮,看双星黯澹,眉月微横。
云掩仙山,何其缥缈难登。
长梯若能渡我,仗心香、默默通诚。
惟惧这,溽暑蒸人,难耐断更。
红烛光分,绿窗梦醒,银河宛转微明。
立到桐阴,深宵玩赖无声。
花开乱萤如豆,听莲街、衙鼓轻轻。
最可叹,竟紫鸾杳信,青鸟难凭。
冷落空庭飞絮,看双星黯澹,眉月微横。
云掩仙山,何其缥缈难登。
长梯若能渡我,仗心香、默默通诚。
惟惧这,溽暑蒸人,难耐断更。
这首《声声慢·七夕怀女》由清代诗人许禧身所作,描绘了七夕佳节思念之情,以七夕的浪漫与哀愁为背景,细腻地表达了对远方女儿的深切怀念。
开篇“红烛光分,绿窗梦醒”,红烛的光芒与绿窗的梦境形成对比,暗示着主人公在现实与梦境之间的徘徊,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接着“银河宛转微明”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七夕的夜空,银河的蜿蜒和微弱的光芒象征着爱情的遥远与美好。
“立到桐阴,深宵玩赖无声”描绘了主人公独自站立于桐树下的夜晚,周围寂静无声,只有内心的情感在涌动。接下来“花开乱萤如豆,听莲街、衙鼓轻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花朵、萤火虫、莲街和衙鼓的声音,都成为了情感表达的一部分。
“最可叹,竟紫鸾杳信,青鸟难凭”直接点出了思念的痛苦,紫鸾和青鸟作为传递消息的使者,在这里却无法传达思念之情,进一步加深了主人公的孤独感。随后“冷落空庭飞絮,看双星黯澹,眉月微横”通过冷落的庭院、飞舞的柳絮、黯淡的双星和微横的眉月,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凄凉与哀愁。
“云掩仙山,何其缥缈难登”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难以触及的无奈,仙山被云雾遮掩,象征着距离的遥远和不可逾越。最后“长梯若能渡我,仗心香、默默通诚”表达了主人公希望有一条桥梁或阶梯能够跨越距离,通过心灵的香气传达对亲人的思念和忠诚。
“惟惧这,溽暑蒸人,难耐断更”则是对现实困境的担忧,炎热的夏季让人难以忍受,而时间的流逝也让人感到无助和焦虑。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深刻地表达了七夕之夜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哀愁,以及面对距离和时间的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