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风啸荒垣,歌断庭花曲。
璧月夜沈辉,琼树春销馥。
郊圻游从盛,想像犹经目。
丽景明新妆,清波映鲜服。
承恩属令姿,被选皆华族。
朝从结绮游,暮向临春宿。
意高时忽谢,步远涂方促。
荣华事不长,哀乐情难足。
悠悠六朝事,转眄风惊烛。
永怀兴亡端,斯文惭丽缛。
悲风啸荒垣,歌断庭花曲。
璧月夜沈辉,琼树春销馥。
郊圻游从盛,想像犹经目。
丽景明新妆,清波映鲜服。
承恩属令姿,被选皆华族。
朝从结绮游,暮向临春宿。
意高时忽谢,步远涂方促。
荣华事不长,哀乐情难足。
悠悠六朝事,转眄风惊烛。
永怀兴亡端,斯文惭丽缛。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子翚的《建康六感》,其中充满了对过去繁华时期的怀念和对历史沧桑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往昔荣华的追忆之情和对当前衰败现实的无奈。
“悲风啸荒垣,歌断庭花曲。”这里,诗人以凄凉的风声和中断的歌曲作为开篇,营造出一种物是人非、风光难再的情景。荒废的城墙和断续的庭院之歌都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现在的衰败。
“璧月夜沈辉,琼树春销馥。”诗中使用了璧月和琼树这两种富有象征意味的物品来描绘一个光辉与衰微并存的景象。璧月指的是明亮而沉稳的月色,而琼树则是传说中的仙树,春天时散发出香气,但这里却用“销馥”来形容,暗示着即便是在美好之中也藏着衰败的影子。
“郊圻游从盛,想像犹经目。”诗人回忆起过去郊外游玩时的繁华景象,这些记忆仍然历历在目,显示了对过往美好的留恋和不舍。
“丽景明新妆,清波映鲜服。”这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美丽的风景像是经过精心修饰,而清澈的水波则映照出穿着鲜亮衣装的人,这是对过去盛世生活场面的赞美。
“承恩属令姿, 被选皆华族。”诗人提及了自己或他人的荣幸地位和优雅的风范,以及被选中的都是高贵的血统,表达了一种对于自身身份的自豪感。
“朝从结绮游,暮向临春宿。”这两句描写了早晨与朋友游玩,晚上则在春天的氛围中入睡,这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美好回忆。
“意高时忽谢,步远涂方促。”诗人表达了一种心境的变化,从自我感觉的高扬到突然之间的消逝,以及行动的迫切和路途的遥远,这反映了内心对于荣辱易逝的感慨。
“荣华事不长,哀乐情难足。”这两句是对前述内容的一个总结,表达了荣耀和繁华终究是不持久的,对于这些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又如何能够得到满足呢?
“悠悠六朝事,转眄风惊烛。”诗人感慨历史长河中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的兴衰变迁,以及岁月流逝带来的震撼。
“永怀兴亡端,斯文惭丽缛。”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和对文学艺术的自谦之情。这里,“斯文”指的是诗人的文学作品,而“惭丽缛”则表示诗人对自己的作品仍感到不够完美,有所遗憾。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个人经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深邃的历史感悟。
平皋已春风,昨夜犹繁霜。
倦客惊节物,游子思故乡。
楼高白日促,远目空悲凉。
愿言平生欢,各在天一方。
溯游不可从,山川阻且长。
安得一樽酒,咿哑共深堂。
孤怀昔萧屑,壮志犹激昂。
无阶际玄护,尚期梦池塘。
饥鹰在千里,怒鬣存三湘。
寒鸦似相求,依依度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