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乱插架,荏苒忽忘年。
归来谁谓必,拂拭复茫然。
圣远道难继,事变如山连。
寒夜煨芋栗,炎天浮藕莲。
时与旧朋俦,曳杖访林泉。
忽来朝市中,岁月复推迁。
一朝忽南去,道里有馀艰。
韶阳号善地,九龄亦称贤。
杜门省愆咎,夙夜问周旋。
异时归故里,拜扫明招阡。
目力傥未衰,庶几守遗编。
群书乱插架,荏苒忽忘年。
归来谁谓必,拂拭复茫然。
圣远道难继,事变如山连。
寒夜煨芋栗,炎天浮藕莲。
时与旧朋俦,曳杖访林泉。
忽来朝市中,岁月复推迁。
一朝忽南去,道里有馀艰。
韶阳号善地,九龄亦称贤。
杜门省愆咎,夙夜问周旋。
异时归故里,拜扫明招阡。
目力傥未衰,庶几守遗编。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或隐士归乡途中的所思所感。开篇“群书乱插架,荏苒忽忘年”两句,表明作者长时间埋头于书籍之中,不知时光飞逝,岁月匆匆。接下来的“归来谁谓必,拂拭复茫然”则透露出一种对于归乡的不确定性和迷茫感。
诗人通过“圣远道难继,事变如山连”两句,表达了对古圣先贤之道难以继续,以及世事变化多端的无奈。紧接着,“寒夜煨芋栗,炎天浮藕莲”生动地描绘了一年四季的变化,以及生活中的点滴情趣。
“时与旧朋俦,曳杖访林泉”表明作者在归乡路上,与旧友重逢,共同探访自然之美。而“忽来朝市中,岁月复推迁”则是在强调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
“一朝忽南去,道里有馀艰”表达了作者对于旅途中的辛苦与艰难。随后,“韶阳号善地,九龄亦称贤”可能在提及某个地方的美好或某人的美德。
诗的最后几句“杜门省愆咎,夙夜问周旋。异时归故里,拜扫明招阡。目力傥未衰,庶几守遗编”则是作者在反思过往之错,日夜寻求改正,并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以及希望保持清醒的目力,以便守护那些珍贵的知识和记忆。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位士人对于归乡、时光流逝以及个人修养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记曾探、山阴春晓。思发花前,兴先云到。
王谢风流,远情都说宦游好。
玉骢珠舫,刚一洗、酸寒稿。
况鹤畔琴边,自指点、年时游钓。吟啸。
正汾阴听雁,又是洞庭秋早。
渔蓑豸绣,总不负、江山文藻。
更到处、胜侣高朋,闲添入奚囊诗料。
但展卷看题,空想图中三妙。
春梦无拘管。人去后,粉墙花影撩乱。
分明月在,阑干倚处,佩香犹暖。荼蘼似肯相伴。
奈夏雨、池台绿换。
只刺藤、曾罥罗裙,横斜占了西苑。
窗前帕印脂冰,床偎簟汗,娇笑如见。
重帘暂护,芳尘莫扫,一方空院。良缘若道真断。
怎犹得、欢情在眼。耐思量、惟有闲愁,依依傍晚。
夕阳红褪秋痕,枝枝低压闲阶重。
芳心几度,暗中偷减,愁来补空。
径曲渐芜,篱歌欲断,不堪调弄。
怅晚香幽独,白衣人杳,陶情酒、谁为送。
丛额新寒遭中。到小春、犹含余冻。
卷帘花瘦,尖风吹过,似闻凄讽。
寄语枯萤,倦蜂痴蝶,谩寻香梦。
待落莫留与,岁寒三友,一充清供。
玉轮湿露西风透。凄凄游人中酒。
虬箭声沈,犀帷卧起,刚是愁来时候。啼宵怨昼。
更履雁霜河,支飞无偶。
触我羁愁,退红帘外自叉手。年光空叹回首。
算江潭摇落,垂柳依旧。
向壁灯昏,傍檐虫絮,不管东阳消瘦。新词按就。
只少个雏鬟,为拈红豆。惆怅家山,菊花黄也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