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云捧出冰盘,照十顷琉璃,镜奁初拭。
露横天杳,星随树迥,数峰烟积。
芙蕖香自远,衬里外、红桥秋四壁。
待鼓棹、停入西村,摇碎半湖残白。
回思载酒鸣榔,趁七月新凉,霁痕沈碧。
旧游如昨,流光易改,去年今夕。
怀人清梦杳,和一曲、琼箫谁听得。
正花底、三两鸳鸯,睡醒无力。
素云捧出冰盘,照十顷琉璃,镜奁初拭。
露横天杳,星随树迥,数峰烟积。
芙蕖香自远,衬里外、红桥秋四壁。
待鼓棹、停入西村,摇碎半湖残白。
回思载酒鸣榔,趁七月新凉,霁痕沈碧。
旧游如昨,流光易改,去年今夕。
怀人清梦杳,和一曲、琼箫谁听得。
正花底、三两鸳鸯,睡醒无力。
这首清代词人黄燮清的《西湖月·本意》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西湖秋夜图。开篇以“素云捧出冰盘”比喻明亮的月光照亮湖面,如同冰盘反射出冷光,映照着十顷清澈如琉璃的湖水。接下来的“露横天杳,星随树迥,数峰烟积”描绘了月光下露珠晶莹、星光闪烁、山峰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的景象。
词人进一步通过“芙蕖香自远”写出了荷花的香气从远处传来,与红桥和四周的秋景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随后,“待鼓棹、停入西村,摇碎半湖残白”表达了词人欲划船深入湖心,欣赏这如画的月色,打破湖面的寂静。
回忆起去年此时的“载酒鸣榔”之乐,词人感叹时光易逝,旧日的欢聚仿佛就在昨日。他怀人之情深沉,想要借一曲琼箫传达思念,然而“清梦杳”,无人能懂他的心声。最后,词人注意到花底的鸳鸯,它们慵懒地醒来,似乎也感受到了词人的感伤,增添了画面的寂寥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月夜西湖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淡淡哀愁。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