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杨花飞满塘,漫天扑地太颠狂。
秋江依样芦花泊,自是人心异暧凉。
画眉短,画眉长。三眠三起费商量。
远山近柳凭君看,不及蛾眉古澹装。
四月杨花飞满塘,漫天扑地太颠狂。
秋江依样芦花泊,自是人心异暧凉。
画眉短,画眉长。三眠三起费商量。
远山近柳凭君看,不及蛾眉古澹装。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四月杨花满塘的景象,通过“漫天扑地太颠狂”一句,生动展现了杨花随风飘扬的动态美。接着,诗人将视野转向秋江,以“秋江依样芦花泊,自是人心异暧凉”两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的心情联系起来,暗示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内心感受变化。
“画眉短,画眉长。三眠三起费商量”这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画眉鸟的习性,同时也隐喻了自然界中生命循环的规律。最后,“远山近柳凭君看,不及蛾眉古澹装”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古代女子淡雅妆容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美的深刻感悟和审美情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巧妙寄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美的独特见解,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雨蕊方桃,晴梢渐杏,东风娇语弦管。
爱香帘约馀寒,唤舞袖翻嫩暖。
红颜清健,旧墨竹、扶疏手段。
且碧窗、写就黄庭,画楫海山开卷。
春自好、得花不淡。
花又好、得春不浅。
晓莺瑶佩秋生,月蘸翠尊波满。
长逢花处,笑西母、霜娥偷换。
要日边、争看貂蝉,彩侍更迎宣劝。
笛唤春风起。
向湖边、腊前折柳,问君何意。
孤负梅花立晴昼,一舸凄凉雪底,但小阁、琴棋而已。
佳客清明留不住,为匡庐、只在家窗里。
湓浦去,两程耳。
草堂旧日谈经地。
更从容、南山北水,庚楼重倚。
万卷心胸几千古,仰首骎骎紫气。
正江上、风寒如此。
且趁霜天鲈鱼好,把貂裘、换酒长安市。
明夜去,月千里。
短髯怀古,更文游台上,秋生吟兴。
闻说坡仙来把酒,月底频留清影。
极目平芜,孤城四水,画角西风劲。
曲阑犹在,十分心事谁领。
词卷空落人间,黄楼何处,回首愁深省。
斜照寒鸦知几度,梦想当年名胜。
只有山川,曾窥翰墨,仿佛余风韵。
旧游休问,柳花淮甸春冷。
江头又见新秋。
几多愁。
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
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柳风双燕语。
问有谁留人,岸花去橹。
星辰快平步。
俯圜扉草色,青青如许。
儿童拥路。
玉溪边、当年杜母。
料从今、指点山川,总是绣衣行处。
回顾。
东堂深窈,楚帖长春,竹尊清午。
红云帝所。
摇佩玉,更容与。
把蓬莱一笑,几番清浅,绿野为花作谱。
向花前、三叠琴心,看苍鹤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