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极焕璇题,瑞露凝甘留净域;
丹轮开宝相,香岩拥翠俯晴江。
紫极焕璇题,瑞露凝甘留净域;
丹轮开宝相,香岩拥翠俯晴江。
此联描绘了甘露寺正殿的壮丽景象与神圣氛围。上联“紫极焕璇题,瑞露凝甘留净域”中,“紫极”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境界,“璇题”指的是精美的题字或装饰,整体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瑞露”指吉祥的露水,“凝甘”则暗示着甘露的凝聚,这一句通过“瑞露”和“净域”的结合,强调了甘露寺作为佛教圣地的清净与祥和。“留”字则赋予了这种祥和以持久性,仿佛这甘露之恩泽永远留存于此。
下联“丹轮开宝相,香岩拥翠俯晴江”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其中,“丹轮”可能是指金色或红色的车轮,这里用来形容寺庙中的宝相庄严,或是象征着佛法的光明与辉煌。“宝相”在这里既可指佛像,也可泛指一切珍贵、神圣的事物。接着,“香岩拥翠”描绘了寺庙周围绿意盎然的景致,同时“香”字又与佛教的香火、香气相呼应,增添了宗教的肃穆感。“俯晴江”则展现了从高处向下望见的江面,在阳光照耀下的宁静与美丽,这种景象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整联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甘露寺正殿的宏伟与庄严,还融入了佛教文化的深邃意境,使读者在欣赏文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洗礼与升华。
秋色净如洗,南极瑞光多。
秦驻山中隐者,弧矢挂烟萝。
野老敲门看竹,珍重主人留客,呼酒泻金荷。
为问春秋多少,笑道明年六十,勋业竟蹉跎。
万钟禄,千驷马,待如何。
洛阳城市,又看荆棘卧铜驼。
且喜阶前玉树,五色*雏俱好,把此瑟琴和。
一曲华胥引,双鬓雪儿歌。
孤舟浪打石尤风。
霹雳浪声中。
布帆喜得归无恙,系长桥、闲似渔篷。
蛟渚如今寂寂,鸥波依旧溶溶。
秋花开到雁来红。
金菊对芙蓉。
一襟磊块都浇去,饮红灰、如饮黄封。
睡到日高三丈,从他衙鼓逢逢。
青龙地脉土酥香。
产玉似昆冈。
可怜不入瑶池宴,到冰壶、风味凄凉。
忽忆故园时序,春盘春酒羔羊。
青丝生菜韭芽黄。
银缕染红霜。
桃花人面柔荑手,酒微酣、象箸频将。
鼙鼓一声惊散,六年地老天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