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失三从泣泪频,此身何用处人伦。
虽然日逐笙歌乐,长羡荆钗与布裙。
为失三从泣泪频,此身何用处人伦。
虽然日逐笙歌乐,长羡荆钗与布裙。
此诗描绘的是诗人对于失去三从之痛苦的感慨,"三从"指古代女子对父母、丈夫、儿子的顺服。在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个人身世所处社会伦理的无奈与悲哀。尽管外界看似歌舞升平,但内心深处却羡慕那些能够自由自在,不受礼教束缚的人们。
"为失三从泣泪频" 表明诗人对于失去传统女性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感到悲痛,泪水纷飞。这种情感的流露,是对个人意志与社会期望冲突的一种表达。
"此身何用处人伦" 句子则深化了这种无奈,诗人质疑自己的存在价值,在复杂的人伦关系中找不到立足之地。
然而,"虽然日逐笙歌乐" 一句,显示了一种对外界的适应和妥协。尽管内心有着千言万语,但为了生活,还是要装出一副快乐的样子,与世浮沉,随波逐流。
最后的 "长羡荆钗与布裙" 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一种向往。在这里,"荆钗"和"布裙"象征着一种简单自然的生存状态,是对传统礼教束缚下的解脱和追求自我真实生活的一种渴望。
人生饮天和,各抱无弦琴。
云何不自开,溺彼宫商音。
郑卫剧淫哇,听者返如林。
耳根一以荡,万劫迷真心。
安得佛之力,与世开群喑。
神机运帝车,元气如酌斟。
鱼鸟得其性,云渊自飞沉。
不见南风歌,仁声入人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