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路倦登临,渊明径好寻。
卷收名利帜,揭示圣贤心。
月使千家满,霜从两鬓侵。
逃空三峡客,属耳听蛩音。
要路倦登临,渊明径好寻。
卷收名利帜,揭示圣贤心。
月使千家满,霜从两鬓侵。
逃空三峡客,属耳听蛩音。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要路倦登临,渊明径好寻"表明诗人在旅途中虽然疲惫,但仍然怀着一颗向善的心志,去寻找那些高洁、清明的人生道路。这两句充分展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坚定理想。
"卷收名利帜,揭示圣贤心"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或朋友,要放下名利的追求,去揭开那封存着圣贤智慧的心扉。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接下来的"月使千家满,霜从两鬓侵"则是对夜晚景象的描绘。月光洒满了每一个家庭,而时光却在无声中悄然流逝,白发如霜,令人感慨。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时间流逝和生命易逝的哲思。
"逃空三峡客,属耳听蛩音"则是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情呼唤。在这宁静的夜晚,诗人仿佛变成了一位旅途中的客人,在那著名的三峡之中寻找心灵的寄托,而那蛩虫的鸣叫声,就像是在诉说着某种隐秘的语言。这些自然的声音似乎能够引领人们听懂那些无法言说的情感和故事。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它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精神追求和生命价值的思考,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昔去榴花红,今来芦絮白。
入门不见君,云作榕城客。
榕城在天未,水遮山复隔。
雁飞不到南,书素徒盈尺。
孤馆掩凄清,候虫当户织。
忆昨艳阳时,咏花同倚石。
如今阶下苔,已上题诗壁。
空庭木叶飞,思君此何极!
梦醒春回,房栊寂寂,彩云飞远。
罗窗镇掩,懊恼流莺空唤。
记三生钗钿誓盟,此情海水量深浅。
到如今赢得檀奴哀什,素屏题遍。发短,遗簪恋。
况等是惊弦,劫馀哀雁。尘缘撒手,恁便玉京先返。
断肠人春心渐灰,旧时月色应照见。
纵桃花赚入天台,肯吃胡麻饭?